★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大学生骨干在“以本为本”教育背景下的核心作用探讨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3198 发布:北京化工大学
大学生骨干在“以本为本”教育背景下的核心作用探讨  
任 瑞,葛靖阳,戚昊辰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学院 北京,100029)
[ ]本文依托本科生教学的“四个回归”,梳理高校教师、学生骨干与广大普通同学之间的联系。学生骨干具有学生和学校日常工作组织者的双重身份,有助于帮助学校推进各项工作的进行。建立以学生骨干为框架的本科生教学监督和促进体系,可以切实推进以本为本的教学体制的建立。
[关键词]学生骨干;以本为本;教学监督 ;教育教学论坛
[作者简介]任瑞(1991-),男,汉族,辽宁锦州人,工学硕士,北京化工大学生命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教育模式回归以本为本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基础
在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历史潮流下,国内的大学在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教育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家整体科研能力不断上升,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与科研瓶颈。在国际顶级期刊、论坛、学术会议上,中国人的变得身影越来越多起来。这些成就都与大学的科研能力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提高息息相关。但这一切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弊端:高校过于重视科研产出,以科研能力作为衡量大学好坏的唯一标准。这种趋势会加强研究生教育的重量,因为高校的科研产出更多地是依托于硕士生和博士生,本科生教学将会处于一个弱势的处境。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教育部在调研中也早早地发现了这种问题。陈部长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1]。这16个字深切地点明了大学教育的根本方向。本科生阶段是兴趣养成和培养的关键阶段,当前很多大学都有着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转专业这一政策,这正是考虑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进行学习和深造。本科生教学给了学生认知专业和认识自己兴趣的机会,这种基础性的教育与教学推动了以兴趣为导向的高效学习之路。从宏观层面看,本科生教学有助于提高国民普遍的受教育水平与素质。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在人数上的比例大约八比一。对国家经济基础发展贡献最大的就是本科生群体,这一群体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收益最高的群体,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和核心力量。高水平的本科生教学带动了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和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促成了这一结果。
二、学生骨干在推进以本为本教学体制建设的作用
学生骨干一直是推进高校日常工作进行的关键节点。在日常的本科生教学活动中,当前的教学模式早就不是老师单纯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模式了,更多的互动被贯彻进日常教学工作中。“翻转课堂”、“小组研习成果汇报”、“科研实践竞赛”等等大深度、多方面的教育教学模式被开发出来。所有这一切的开展,只有教师作为组织者是完全不够的,必须有其他人进行配合和推进。学生骨干是最好的人选,在帮助推进日常教学的工作中需要他们发挥组织者的身份,体现榜样带头作用。学生骨干在潜意识里往往也会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以达到符合其“身份”行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以加强本科生日常教学工作。大学生社会群体有着较大的“从众效应”,教师应当以学生骨干为翘板,引导学生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如果高校教师是掌舵人,那么学生骨干便是改变船前进方向的舵。要带着全部大学生群体在本科生教育阶段打好基础,教育教学手段的因势利导远比生拉硬拽来得有效。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从众效应”,学生骨干还存在“成功强化效应”。即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往往更容易获得激奋心理。从而进行“成功-自信-再成功-再自信”的良性诱导循序。深入发掘学生骨干的学习潜力、工作潜力、影响潜力。树立起一个标杆,一个非常成功的标杆,是具体推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学生进入大学后,除了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外,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如果以学生参与活动的群体来分。大致有班级、院校二级学生会、兴趣爱好类社团和团委管理下个各类职能学生组织。不同组织中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其中所产生的学生骨干工作能力和起到的作用不尽相同。大学中本科生授课大多以大班授课为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相比初高中阶段更少。在授课过程中,课代表是高校专业课教室最为熟悉的学生骨干。课代表的产生有的是班级选举,有的是自愿报名的,更有的是老师直接随机指派的。总体上观察,无论是那种方式产生的课代表,他这门课的成绩往往会超出他本身学习能力的预期成绩。分析逻辑因果关系,往往是学生拥有“课代表”这一学生骨干的身份定位,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相关知识,从而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要以学生骨干为纽带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具体的落实方法就是找到更多的人去发挥类似“课代表”的作用。让所有具有学生干部身份的人都动起来,以“鲶鱼效应”激活整体,客观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生骨干在本科生教学中的教学监督作用
高等学校本科生教育质量评价应当是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效果、学生个人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学生身心健康状态等方面进行。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和信任感才是高校最应该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推进以本为本的教学模式,适当的监督体制也会是很有必要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不能只依托于个别专家偶尔的抽查和学校官方的评估。对教学质量的评估更应该是学生进行的。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所区分和突出重点。广撒网式的全范围问卷调查和所有学生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估存在着部分学生填材料不认真、不符合实际情况等问题,调查的可信度存疑。教学质量调研准确度的提高有赖于提高调查对象评价的客观性。学生骨干是最适合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反馈的人群。学生骨干的首要身份就是学生。作为学生,他们参与了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他们可以从学生的角度理解教师教学成果。他们也因为学生骨干的身份对自己的言行有着客观和公正的表现,不会因个人因素而片面地评价任课教师的好坏。无论从哪方面看,采用学生骨干对教学进行评估,推进加强本科生教学都是有促进意义的。大学中学生的教评制度追求的是控制与效率的平衡、目标与结果连贯、可测性与精准性的统一。学生骨干是这一过程的控制阀和节流点,也是教学行政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四、 “四个回归”在学校学生骨干中所体现的意义
一是回归常识。本科生教学回归到提高学生能力的常识当中来,学生骨干作为学生的一员,要在学校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要学会在未来如何创造价值、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如何体现社会价值。该在什么地方“增负”和“减负”需要回归到大众教育教学的常识当中来[2]。学生骨干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和实践者,更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改革中提出自己的建议。二是回归本分。师德师风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失去它,则失去了一切。大学的目的是培养人成才,师德师风是基础,是底线,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校园文化也是高校软实力的体现,学生骨干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师德师风的培养。关键时刻,学生骨干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教师投出关键性的否决票。这在学生中即具有信服力,在师生双方都被承认。三是回归初心。习总书记也曾指出,党员的党性的培养和成长要回归初心。学生骨干大多也都是学生党员。本科生的培养教育和党员骨干的整体思路是一致的。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理论学下相结合,讲党性、讲意识,学生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是工作的基础。未来祖国的建设者无论是在技术能力上、还是思想觉悟上都必将是最优秀的一批人。四是回归梦想。中国梦是新时代每一个中国人的,大学教育教学也少不了回归梦想,有梦想才会有动力。学生骨干是建设国家的核心人才,他们的梦想和祖国的未来息息相关。有动力才会有实践。有实践才会有成功。本科生教学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梦想是高校未来工作的进行的力量源泉。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实践创新,每一项都必不可少。实现大国梦、强国梦正是依托于教育体系的这些基础性改革。
五、总结
国家政策方针的倾斜吹响了建设高水平本科生教育的集结号。高校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提高离不开本科生自身的努力,学生中学生骨干在其中的作用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和不可缺少的。而建立以学生骨干为框架的本科生教学监督和促进体系,可以切实推进以本为本的教学体制的建立。高校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需要加快人才培养的思维创新、理论创新、模式创新。为了最终实现强大的本科生教育教学体系、践行“四个回归”的行动方针,切实推进以本为本工作,学生骨干是最好的实践者和推进人。
参考文献:
[1]夏文斌.以本为本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2(04).
[2]张瑞,宋玉辉,黄道坤.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理工科高校学生骨干培养模式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1,26(04).

 
Discussion on the core role of the backbone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ased on this" Education
Ren Rui, Ge Jingyang, Qi HaoChen
(School of lif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Based on the "four regression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his paper comb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university teachers, student backbones and ordinary students. The student backbone has the dual status of student and school daily work organizer, which helps the school to promote the work. The establishment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promo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student backbon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this.
Key words: student backbone, based on this, teaching supervision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