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公共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376 发布: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
公共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任静涛,石金亮 
(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  ]当前互联网结合教育的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教与学双方的需求,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突出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本研究在总结当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与学矛盾体的基础上,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新特征,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为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构建 ;教育教学论坛
[基金项目]该文系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X2018JGZDI03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任静涛(1990-),男,河南济源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通讯作者]石金亮(1977—),男,四川南充人。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在普通高校教育改革中,公共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技术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而对于该学生群体而言,自身学习能力的个性化差异性决定其学习掌握技术的难度较大,仅仅依靠实践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当前互联网+教学改革正在推进,教师应结合互联网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构建公共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相关的线上教学资源,立足个性化,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获得个体技能的学习需求,进而为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与学的矛盾体
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的教学难题
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多数为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教学,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难度较高,教学的内容安排和学时的限制都无法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向要求。相对学时安排,教学大纲则涵盖了每项运动的大部分技战术内容,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期间面对大量的技战术内容无法做到有效地学习更多的技能,这就导致了教与学矛盾体的发生。因此,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单纯依赖实践教学无法满足学习需求的单一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个性化是公共体育课程授课对象的重要特点,主要体现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例如笔者所从事的排球课程教学,学生的移动能力、弹跳高度、反应素质等身体素质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更多注重的是共性化实施,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差异的特点,从而导致教学的整体质量无法得到提高。也有学者已经在研究或实践个性化教学,但过于强调学生个性而盲目否定学生共性规律,无法真正体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共性目标。
教与学问题反馈途径的单一化
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设置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特点和问题只通过实践教学无法得到更为全面的评价。实践课主要是教师技战术讲解和学生动作练习,相对每节课多项内容的教学安排,教师无法较为全面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短时间的动作要领的认知和练习过程中较难出现更多的教学反馈;此外,教与学只在实践授课中反馈的途径呈现单一化。通过研究突破教与学反馈途径的单一化,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构,力争实现教学效果反馈和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个性化教学的新特征
线上线下双向互导学习模式
在线上线下双向互导学习模式中,教师根据课程教学效果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案,也能够通过学生在线上教学资源的学习反馈来制定相应的进度计划。学生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来了解和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内容,自身所出现的技术问题和认知差异也会在练习中反馈给教师,教师结合线下实践反馈达到双向互导作用。学生通过线上资源学习既是对技术动作的预习和复习,也可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线上线下双向互导的学习模式可以更全面地帮助教师了解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反馈,进而调整教学设计与组织方法,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丰富线上学习资源,突破学习人数和时间的限制
结合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项目的特点和教学资源的分类进行线上教学模块的设计,完善网上教学资源补充,形成网络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资源互补;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改革传统体育课程依靠实践教学为主的单一学习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使其通过结合网上教学平台提供的资源模块,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利用线上资源独立的模块和知识点进行自由化学习,同时能够突破体育课程学生学习的人数限制。
分化呈现技、战术视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当前网上体育教学资源多为完整视频讲解示范,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碎片化设计,也就是较少实现技术动作微课视频的分化和完整。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某项技术的分解动作视频制作,如当下热门的抖音APP短视频流行趋势,类似的运动技术分解化短视频对于学生学习复杂动作和难度系数大的技术动作而言,能够充分结合学情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线上平台的反馈线下教学,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线上平台为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提供课程相关的资源,学习者通过课前自学或是课后的复习,可以在线上平台进行自我的学习情况评估。继而根据线上平台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总结,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在线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突破学习疑虑,提升学习主动性。教师或是平台管理者可以收集学习者在平台上的学习信息,统计分析教学资源的观看情况,例如学生的掌握程度、课堂学习效果、个性化需求信息等,及时地反馈到线下的教学中,从而完善整个教学模式,推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设计和线上教学资源制作
本教学模式研究的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线上教学平台建设和线下教学改革。线上教学平台的构建主要以运动项目内容、辅助工具、资源建设和模块设计四个方面进行。线下教学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分组协作、探究学习等方式,结合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化情况,以实践教学-小组讨论-协作练习为主;教师也可根据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中。
资源建设是线上教学平台的重点,包括教学相关的文本材料、教学课件、微课教学视频、练习方法视频、技术分解短视频、学生个性化技术诊断视频、比赛录像、作业试题、案例展示与分析等。
开展运动项目相关知识的线上自学
在线上教学资源平台上,学生利用现有的技战术教学视频进行提前学习,并自主参与到线上讨论交流中,或是向教师提出技战术学习的个性化的需求,初步完成对应的线下实践教学内容的学习准备。教师同步做好线上和线下学生课前自学和实践练习的总结,并在下一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式和探究式个性化教学的组织。开展运动项目相关知识的课前自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理论课学习,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多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学知识交流和互助提高技战术掌握能力的体验。
总结学生技术学习效果和个性化特点
线上教学资源的学习最终是为线下实践教学服务,通过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根本目标是全面地关注学情:学生对本门课程的了解情况,运动的熟识程度,技、战术学习难点,以及线上线下学习效果的综合表现。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实践练习效果如何,课后作业的具体实施情况,都是教师需要总结分析的重点。此外,线上线下学习活动的双向反馈能够真实表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点,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概括分析是本教学研究的特色所在。
根据学生个性化反馈调整线下教学设计
线上资源平台的构建直接目的在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相关情况的反馈。加强线上互动功能,使该项目能够成为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教师也需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在分析学生个性化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教与学交流。运动项目技、战术的学习需结合线上资源平台的辅助。本教学模式研究的重点在于综合线上线下教与学的情况反馈,使教师更为准确地调整线下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在遵循运动技战术学习规律的原则下,针对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式的个性化实践需求和特点,及时调整线下教学的设计与方法组织。
注重学生个体双向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有效反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和线上资源学习双向的途径来具体实施评价操作,既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技术掌握情况,加强对自我学习进度的监控和调整,增加学习积极性;也能协助教师不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通过线上线下双向过程性评价,更为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此来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机会,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四、结论
公共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线上资源平台的建设,不仅包括常规的教学资料,更应结合授课对象在双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化特点和问题,制作准确的技术分解短视频,包括个性化技术动作纠错影像资料;二是线下实践教学师生的对话交流更为直接,增加线上学习交流和问题的反馈,教师负责收集信息及时作出总结,调整授课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教学模式的研究既有创造高校体育教育新价值,也会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只有敢于尝试,积极总结并不断改进,才能完成对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肖尔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123-129.
[]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1):94-99.
[]夏贵霞,舒宗礼,夏志,石岩.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0,17(02):73-77.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ybrid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Online Teaching and Offline Teaching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REN Jing-Ta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Abstract: The current new teaching model of integrated Internet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demand of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new era,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ust break through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make full use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for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research expounds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 and analyzes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personalized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reform the public sports Course teaching provides reference.
Keywords: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Personalized Teaching; Construction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