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378 发布:1广东药科大学中医学院 2广东药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钱国强1  吴卫榆2 李卫东2 关向东2  张红星2 韩亮2 
(1广东药科大学中医学院 2广东药科大学健康学院 广东广州510000)
[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需要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我国健康管理业无论在机构、数量还是在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上,都有很大需求空间。健康服务业是一个范围较广泛的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要适应市场如此大跨度的就业要求,在专业知识结构及课程安排上会有很大难度,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课程和知识结构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广东药科大学2016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实施培养方案,探索新办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以市场定专业方向,以需求定教学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使这个新专业走出一条适应市场、就业率高、满足国家8万亿健康产业人才需求培养之路。
[关键词]健康服务与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
[基金项目]广东药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8,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钱国强,(1982-),男,汉族,河南正阳,医学博士,广东药科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及健康教育;
 
一、研究背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级各类健康管理相关机构有7000多家,年产值超过800亿元,而健康管理师不足10万人。我国健康管理业无论在机构、数量还是在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上,都有很大需求空间。健康服务业是一个范围较广泛的行业,包括医疗卫生、医药保健品、养老养生、健康管理、健康保险、运动休闲、生态旅游等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要适应市场如此大跨度的就业要求,在专业知识结构及课程安排上会有很大难度,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课程和知识结构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广东药科大学2016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实施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导,适应市场为依归,实践内容与市场挂钩,根据各个就业方向动态调节教学内容,培养出实用能干的应用型人才及探索了“以市场定专业方向,以需求定教学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广东药科大学2016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54名学生
(二)研究方案
1、以“中国高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产学研联盟”为依托,组织全国本专业专家论证本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板块、专业板块、特色板块和公共选修板块。由于健康服务业涵盖范围广,需要掌握的知识也比较多,不同行业对所学知识结构要求也有所不同,我们初步设计特色板块涵盖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养生养老专业主要特色课程,公共选修课板块放到实习期间由不同企业负责完成。
2、组织编写全国规划教材、制定实践技能基本规范和实习基地基本要求。由于课题负责人是“中国高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产学研联盟”秘书长,人民卫生出版今年8月已经派人参加联盟举办的规划教材研讨会,会上确认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面成立本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我校作为评审委员会主席单位参与教材编写。
3、由中国高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产学研联盟牵头,企业赞助或通过申报经费,建立本专业全国师生共享资源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打造全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平台的制高点。同时在学习平台上让不同就业方向的企业参与教学,把实践技能与就业择业、创业培训的学习融为一体,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培养。
4、适应市场的实践能力定向培养
(1)一年级:根据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应用文写作与处理、组织协调与沟通、信息收集与统计、健康检测与评估、健康干预各种方法五大技能,其中一年级可以分为策划案撰写、问卷设计、健康信息收集与整理、健康信息加工与设计、健康信息平台构建、健康产品营销策划、组织沟通、服务礼仪、市场调查、市场信息收集与整理、摄影及美术、音乐与表演、运动与瑜伽、传统运动等兴趣小组,聘请我校、实习单位及企业老师,利用周末上课及实践活动,从市场需求出发教授实际应用性、基础性技能,同时让学生近早与企业接触,了解健康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现有大学课程由于受到课程门类总数及实践课时数性限制,以上知识理论比较薄弱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大学老师往往在实践教学中经验不足,所以暂时未能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
(2)二年级:从医药保健品、养老养生、健康管理、健康保险、运动休闲、生态旅游等行业中遴选6-10家人才需求大,符合本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基本要求,愿意与本专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签订“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学生实习基地”协议,利用节假日及放假时间,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活动后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份有独特视野的见习报告(附照片4-5张),并举办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表彰排名前20%学生。
(3)三年级:通过1-2年级市场适应和了解,让学生到自选兴趣方向的企业见习28天,进一步熟悉了解具体行业运作,培养专业思想,为四年级定向实习确定目标。
(4)四年级:到就业目标方向企业实习24周,外加完成健康管理个案管理一例8周,毕业论文8周。由于不同就业方向专业知识结构有比较大距离,建议把选修课4学分与企业开设的公共选修板块(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进行互换,由企业老师完成该学分教学。专业负责人对不同行业企业开设的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进行初步审查,由二级学院审核确定。该教学过程及质量把控由专业负责人完成,每年提交企业模块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报告给学校有关部门。
5、学分改革措施:由于各种就业方向专业知识结构有比较大距离,建议学校同意把选修课4学分与企业在实习期间开设的公共选修板块(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进行互换,由企业老师完成该学分教学;上述1-3年级课外培训及实践给予6学分,每学期1学分,具体教学要求、内容及考核标准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制定并由二级学院审核确定后执行;下放课程教学改革权限,在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设置调整在15%以内时,由专业负责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变更和调整,二级学院审核,学校教学委员会备案。
6、双师型培养措施:规定学校本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到企业实践、任课、指导时间每学期大于14天,从事实践活动的时间及内容证明由“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学生实习基地”负责提供,作为本专业教师业务考核条件之一。鼓励本专业教师到实习单位兼职及开展各种科研合作,利用专业知识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
7、多中心随机对照进行有效性研究   由于课题负责人是中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产学研联盟秘书长,“中国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网站”筹备组负责人,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秘书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以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式进行教学效果对比试验与研究,可以使本研究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
三、研究结果
(一)经过四年的课程学习,每个学生都掌握以下28项健康管理实用技术:
健康数据测量与报告阅读 、外部致病因素监测评估及干预、营养问题评估及干预、神经心理检测与评估、活动功能检测及评估、康复功能评估与干预、运动功能检测及评估、运动功能提升技能、中医常用检测方法、评估及干预、常用应急救护技术、常见照护技能、跌到风险评估与干预、认知障碍评估与干预 、睡眠障碍评估与干预 、健康管理APP应用及后台管理、团队训练技能、调查问卷设计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常用健康管理表格应用、制定个性化体检方案、个人健康分析、人群健康分析、健康动态信息分析、健康咨询个案应用报告、高血压健康危险因素评定及生活方式评估、群体干预计划和实施方案、 群体健康教育计划书制定、健康教育宣传素材编制及演讲
 (二)确定的健康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有:
基础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老年健康照护、健康检测预评估、康复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经济与管理、健康管理学、健康养生学、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健康营养学、健康心理学、健康运动学、健康企业管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保障、健康旅游学
(三)建设网络学习平台
学习平台模块包括:
1、课程平台:包含课程讲义、课程视频、课程试题库 、课程问答
2、实习专栏:各种相关工作场所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为一个独立单元资料,相关检测、评估、干预知识技术模块为一个独立单元资料。
3、操作规范:把28个技术模块拍摄成视频资料。
4、论文指导:每个独立单元资料含本专业论文范本一篇及专家点评建议。    
5、教师专栏:以每门课程为独立单元资料,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讲义、教案、考试方案、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指导、实验教学教案、实验小结、课程实验室设备清单等。
四、总结与展望
本人才培训模式经过四年的研究,商讨完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授予28项健康管理实用技术,创建了网络学习平台,使全国本专业同步发展,实现知识共享的目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希望通过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改进,加大对医疗健康前沿研究领域的支持,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催生更多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根据健康产业市场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手段,与用人单位沟通共同培养适应健康产业的实用人才。
自己撰写,没有参考文献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health service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Qian Guoqiang 1 Wu Wei Yu 2 Li Weidong 2 Guan East 2 Red Star 2 Han Liang 2
 
 (1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harmacy 2 School of Health,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harmac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health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s health level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our country is also facing new challenges brought by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ging population and changing disease spectru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ifestyle, which need to solve the major and long-term problems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as a whole. China's health management industry has a lot of demand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quantity, service object and service content. Health services is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health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to meet the market so long-span employment requirements, in specialized There will be great difficulty in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y knowledge and curriculum arrangement, how to adapt to the market demand and adjust the curriculum and knowledge structure flexibly becomes the focus of teaching mode reform.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health service and management at level 2016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w specialty "health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setting professional direction by market and teaching content by demand ", so that the new specialty can go out of a way to adapt to the market, high employment rate and meet the national 8 trillion health industry talent demand training.
 
 Key words: health service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