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以塔吉克斯坦语言学院333班为例探讨高年级综合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270 发布:邢台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以塔吉克斯坦语言学院333班为例探讨高年级综合汉语教学
聂敬磊   李亚杰
1.(邢台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1)
2.(定州市西留春小学,河北  定州 073000)
 
 
【摘要】作者于2016年通过国家汉办公派教师考试,目前在塔吉克斯坦国立语言学院教授三年级综合汉语。塔吉克斯坦国立语言学院是塔吉克斯坦最早设立汉语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高等院校。本文以目前333班为样本,阐述进入高年级后汉语专业综合汉语教学情况。
关键词:国立语言学院;汉俄翻译;综合汉语;对外汉语;教育教学论坛
塔吉克斯坦国立语言学院是一带一路上的塔吉克斯坦首个设立汉语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在语言学院东亚语言系每届汉语专业有三个班级,分别是汉俄翻译,汉塔翻译和汉语计算机班,其中,333班是汉语专业汉俄翻译三年级。此班本学期(2018年春季学期)共有在册学生(除在中国留学的学生外)14人。本文中低年级指一、二年级,高年级指三、四年级。与一,二年级相比,进入高年级后,汉俄专业发生了如下四方面的变化。
   (一)课时,教材,教学对象和教师的变化
1课时的变化
比起一、二年级每周4个课时,三年级增加了综合课课时。第一学期每周8课时。第二学期每周6课时。这一变化从学习时间上为提高学生汉语听,说,读,写技能提供了有利条件。
2教材的变化。
从2017年春季开始,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教材具有统一性,连贯性和发展性。统一性是使用的统一系列的教材,发展汉语系列。连贯性是,进入高年级采用的是《发展汉语初级综合I(第23-30课)》和《发展汉语初级综合II》。发展性体现在课文的变化上。一、二年级时,课文是对话练习,篇幅较短,且带有拼音和声调辅助学生学习。三年级时,课文为纯汉语文字(即没有拼音和声调辅助学生学习),大段落。每篇课文有5,6自然段,且大部分段落比二年级时一篇对话还要长。
3教学对象的特点及变化
与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害羞、沉默这一特点不同的是,塔吉克斯坦国立语言学院的学生在课堂上是积极、主动的。学生只要出勤了,上课就十分积极主动。一方面体现在回答问题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第一反应是要把自己的答案尽快反馈给老师,而不是考虑这个答案正确与否。这十分适合开展教师引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第一时间从学生反馈上来判断学生对词语和课文的掌握程度。读课文时,如果某个学生没被邀请读课文,会主动提醒老师,自己还没有读课文。这一特点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另一方面体现在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上。遇到不明白,不理解的,学生会直接发问,然后通过自己主动造句子把自己的理解反馈给老师。
塔吉克斯坦国立语言学院汉语专业的学生一方面上课时时积极主动的,另一方面是课外学习的懒惰性。塔吉克斯坦各大高校由于教室比较小,教学楼比较少,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是半天制,即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汉语计算机是五年制)在上午上课,二年级,四年级,研究生在下午上课。学生们学校的学习结束后,在家或宿舍是不喜欢学习和写作业的。一班14人,仅有2人写作业。这是塔吉克学生的普遍特点。为了应对这种特点,老师严格记录学生的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并将学生们的出勤和作业直接与月考成绩挂钩。学生们的出勤和月考成绩占每次月考的40%。这一措施有力的保证了学生在课余时间复习和预习汉语。
进入高年级后,汉语专业的学生的变化体现在汉语词汇上。经过一、二年级汉语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汉语词汇量。
以目前的333班(即2015年入学的汉俄翻译专业)为例,2015年汉俄翻译专业开始入学时94.4%的学生是汉语零起点学生(经调查2015级汉俄翻译专业学生入学时在册学生18人,仅1人是HSK2级水平,其余17人均为零起点学生)。
2017年春季学期结束时,在册学生23人(有学生由其他大学转入本班,有学生从中国留学回来加入本班,因此2015年秋季学期在册18人,如图所示,在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时,2015级汉俄专业即现在的333班在册学生为23人),其中2人为零起点,约占总人数8.7%;13人达到HSK1级水平,约占总人数56.5%;4人达到HSK2级水平,约占总人数17.4%;4人达到HSK3级水平,约占总人数17.4%。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有了较少的了解。进入高年级即三年级,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有了一定的积累,母语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负迁移有大大减少。
 
4教师的变化
一年级和二年级第一学期为塔吉克斯坦本土老师采用翻译法通过媒介语塔吉克语教授。二年级第二学期是中国老师教授,上课时,中国老师不会塔吉克语和俄语,因此主要通过身势语,学过的汉语词语和句式,图片,举例等方法讲授。进入高年级即大学三年级,由两位中国老师教授本班的汉语课程。一名教授综合汉语,每周六个课时;一名教授语法,每周两个课时。
(二)高年级综合汉语教授方法
根据汉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教材,课时,教师的特点,综合汉语教师通过课文结构,生词教学,课文分析教学,语法教学,复习,课后习题和口语练习七个部分讲授。本部分以《发展汉语系列初级综合II》课文《卖辣椒的女孩儿》为例,从上述的七个部分,探讨高年级综合汉语教授方法。
1课文结构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文导入,为学生学习课文进行铺垫。之后通过教师引导,为学生讲解课文结构。
首先,学生根据课文题目猜测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训练学生汉语写作思维。因此这部分也可以称为“头脑风暴”。老师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卖过东西?说说你们怎么卖东西?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们积极介绍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经历。通过这一环节练习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另外,在这种背景下纠正学生们的语法和用词错误,学生们更容易改正错误,印象更加深刻。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本文主人公是谁?她卖什么?你觉得她会遇到什么问题?
随后,老师逐步列出课文结构,并列出提示课文内容的主要词语,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思考每一部分会写哪些内容。
第一天 没经验;遇到哪里人?喜欢什么辣椒? 小女孩怎么回答?
第二天 遇到哪里人?喜欢什么辣椒? 小女孩怎么回答?怎么做?
第三天 遇到哪里人?喜欢什么辣椒? 小女孩怎么回答?怎么做?
第四天 遇到哪里人?喜欢什么辣椒? 小女孩怎么回答?怎么做?
通过这种方法调动了学生思考文章结构的积极性,为学生了解和学习汉语文章写作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训练了学生们的汉语写作思维。
2生词教学。
此部分采取“学生预习和老师课堂讲解重点词汇”的方法。生词部分教师以作业方式布置,学生们通过查词典的方法预习并造句的方法在课后完成的。通过课前查词典预习造句,加深了学生们的印象。此部分为学生平时作业,直接与学生们月考和期末考试挂钩,因此学生们完成情况较好。
课堂上,老师重点讲解学生们难理解或者理解错误,造句错误的词语。通过前两部分的课文结构教学和生词教学,一方面,消除了陌生词汇对学生们学习课文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学生们对课文结构和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所以在课文分析部分,学生们学习一般比较顺利。
3课文分析
此部分主要以段落为单位,采用学生试读,用汉语翻译汉语的方法为老师试讲解进行。老师主要讲解学生翻译错误的句子,纠正学生们的读音。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此部分为课文巩固部分打下基础。在课文分析时,老师初步讲解学生们不理解的语法。课文分析结束后,学生们读课文,再次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最后,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班级齐读结束此部分。
4课文复习巩固
在复习部分,老师通过提问问题,学生们回答问题复习整篇文章。随后,老师通过学生们复述课文的情况来检测学生们的掌握情况,为学生进行查漏补缺。
5语法讲解
课文学习结束后,教师列出本文出现的重点语法,进行讲解。学生们根据课文后面的语法习题进行练习。
6作业布置
老师为学生查漏补缺,讲解重点语法知识后,学生们在家做课后习题。学生们没有买书,通过手机拍照,将习题抄写在作业本上,做练习。课堂上,老师重点讲解学生们做错的习题。这样不但检查了学生们对课文生词,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还训练了学生们的写汉字能力。
7交际练习
最后一部分是交际练习。经过课文结构,生词,课文分析,语法和练习这几部分,学生们基本掌握了与本课主题有关的词语,句式。通过本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本课学习的词汇,句式,表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们语言交际能力。
通过课文结构,生词,课文分析,语法讲解,复习,练习和口语练习环环相扣,逐步加深学生们的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熟练使用所学的汉语词汇,语法,句式。
    (三)教学困境
第一,此教学遇到的困境。由于每个班级学生汉语水平差异较大,老师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因此,有个别学生掌握有限。
第二,由于学生经济条件有限,没有买书,作业量比较大,每次月考前,学生们会有些抱怨。
第三,由于《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与奖学金考试内容有些脱节,因此,学生更喜欢学习《HSK标准教程》。
   参考文献
[1] 陈天顺. 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课程规范[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1999.
[2] 陈宏,吴勇毅.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M].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
[3] 鲁健骥. 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4] 刘志华. 教学系统设计与实践[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崔希亮. 对外汉语综合课[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1.聂敬磊,出生年月:1981.10,女,汉族,籍贯:河北省邢台市,所在院校:邢台学院,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语言教学
2. 李亚杰,出生年月:1986.07,男,汉族,籍贯:河北省定州市,所在院校:定州市西留春小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外语言教学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