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培养
崔天宇
松山区初头郎中学 内蒙赤峰 0476
摘要:为了充分适应社会环境对人才的需求,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作用。自我教育能力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目前的中学阶段教育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自我教育能力对学生适应社会、自我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在氛围建设与实践活动创建、自我教育引导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本文针对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培养措施进行分析,以促进中学生自我教育效率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有效培养
教育教学论坛
On the effective cultiv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education ability
Cui Tianyu
Chitoulong Middle School in Songshan District, Inner Mongolia Chifeng 0476
Absrtact: in order to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talent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ur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quality education. As a form of expression in quality education, self-education ability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current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Self-education 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adapt to society, to develop self-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to refor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education ability in the aspects of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practical activity creation and self-education guidance.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ive training measur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education abi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elf-education.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s' self-education.
Key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education ability; effective cultivation
我国近年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其身心素质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明显的叛逆时期,该时期的学生对于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比较好奇,但自我教育能力却很差。所以,该阶段的教育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是要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快速提高。但是,应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以下内容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探讨。
1、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意义
1.1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就当前的社会发展要求来分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是中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加快,从国际经济发展角度出发的国内外的文化联系也在不断增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为人们的智力与才能的发挥创造了宽广的舞台
[1]。中学生承载着一代人的希望,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为了让中学生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加强其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其养成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自己的能力,绽放自身的光芒。
1.2有利于学生各项品质的全面发展
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健康发展来说,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能够促进其情感、思维、心理等多项品质的全面发展。基于心理学角度,中学生在身心方面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他们的身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体外形及内脏技能都逐渐发育成熟;其次,在智力方面的发育也十分显著,各项思维能力得到了初步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立思维能力与自我意识;然后,性格逐渐变得稳定,独立自主的思想不断强化,情感心理也不断丰富。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我情志与思想方面存在的缺陷,从而修正自身在各项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1.3有利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完善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转被动教学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其引导作用,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传统的教育形式中,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传授,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这样的教育形式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既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中学生自我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我国的素质教育在不断的强化,但是,就我国中学生自我教育培养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较多方面的不足,总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2.1中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与自主实践过程
近年来,虽然我国一直大力倡导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但是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思想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于知识传授和他人教育,而自我教育往往不被重视甚至忽视。中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与自主实践过程,主要表现为:首先,中学课堂教学活动多围绕着知识传授开展,教学活动的宗旨是服务考试,很少设置自我教育课程,使得学生不具备自我教育的技能与知识;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围绕教师、书本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然后,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中学生往往需要承受大量的作业压力,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的同时,也没有自我教育的时间与空间;最后,学生一直是班级管理中的被管理者,学生的人格、意愿等都不受到重视和尊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保持对立的地位,不能创造出学生自我教育的和谐环境和民主氛围
[2]。
2.2缺乏对学生自我教育的科学引导
中学生的身心已经趋于成熟,他们已经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也能够进行较好的自我评价,在面对一些重大问题时,他们能够进行自主判断和决策。只是,中学生的意识还处于向成熟化发展的过程,还没有完全成熟,其在自我教育、指导、监督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其自我价值取向也比较模糊,他们需要接受正确的引导。此外,学生在与同年龄人的交往时,比与教师的交往更加亲切、直接和频繁,与同龄人的交往能够做到无话不谈,从交往中所获得的社会信息量以及知识经验也较大,所以更容易影响他们价值观念以及生活目标的形成。在同龄群体中,中学生都扮演着一个平等、自由的角色,并按照约定成熟的习惯或群体制定的规律做事,从而在群体互动中不断进行自我价值定位以及自我能力评价。然而,同龄群体间的相互影响既存在积极的,也存在消极的,在面对消极影响时,由于中学生对这方面的认知不足,导致其自我发展方向以及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均受到影响。但是,当前的中学教育中,由于教育者的意识、道德水平、精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缺乏科学的引导,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也不太理想。
三、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策略
3.1通过道德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与能力的基础,道德教育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与思想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正视自我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促进其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这与学生自我意识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交际与道德实践活动的拓展、道德经验的丰富与道德能力的累积等都具有密切联系。而道德教育是丰富学生道德经验以及提高学生道德能力的主要途径,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强化,能逐渐转变学生的依赖心理、弥补中学生在道德能力与经验上的不足,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交际观念,使其在不断接受教育的同时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通过道德教育来提高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分阶段、持续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用名人、名事、名句来武装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能够正视对错、是非、美丑,从而促使其在面对自身问题与他人问题时能够保持客观、公正、鲜明的态度与立场,不断提高其道德水平,增强其道德认知,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奋斗目标
[3]。总的来说,就是在中学生道德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将道德教育作为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前提与基础环节。
3.2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坚定其自我教育意志
人们习惯性的采取某种方式做事,或习惯性的对某事持有什么样的观念,这些都是个人的潜在意识以及长期生活经验让其形成的做事、思考的习惯。所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也需要让学生能够具备自我教育的意识,才能促使其在平时的生活、学习、思考中习惯性的进行自我教育,或督促其进行自我教育。那么,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情感来实现这一教育效果,日常教育活动中,应能够让学生融入一定的情感或情绪,促使学生对某件事情进行反思,通过梳理榜样的方式,让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受到感染,升华其思想观念,产生激励效应,推动其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自我教育是一种思考与行为习惯,而自我教育能力则是一种自主学习与自我约束的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坚定的自我教育意志,通过正确约束自己的行为,客观、正确的分析和理解社会活动,实践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磨练其道德情怀。想要让中学生养成坚定的自我教育意志,一是要培养其挑战困难的决心与勇气,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行为,驾驭自己的思想;其次是通过班集体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形成服从并服务集体的意识,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其自制、自强、团结、果断等意志品质,促进其自我教育能力获得“水涨船高”的效果。
3.3引导学生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中学生认知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只有对自我具有客观、正确的认知后,才能清楚自己的定位,才能针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培养和提高。自我评价的方法有纵向比较评价与横向比较评价两种方式。其中,纵向比较是自己当前的能力水平与认知水平与过去的自己以及自己未来的目标进行比较,相对于过去,自己的能力与认知水平是否提高,相对于自身的目标,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而横向比较则是与同学、他人当前的能力与认知水平进行比较,了解自己与优秀者的差距,从而明确自身的不足,能动的进行自我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够科学、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合适的自我评价方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我评价实践活动。例如,定期开展“好人好事”、“自我学期、月度”总结和评价活动,让学生针对自己在某一段时间、某一件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清除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动机,客观认识其内心世界;开展学生互评活动,让学生对同学在某一段时间或某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行为等进行评价,帮助同学认知自我,也促使其将自我能力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与他人,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
[4]。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一定要注意评价方法与评价内容的客观性,不仅要评价其优点,也要正确认识其缺点;不仅要评价其思想活动,也要点评其行为活动。总之,应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认知自己的不足,敢于面对同学、教师的批评与指导,强化其自我教育能力。
3.4创建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
班集体也是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客观因素。班集体是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重要环境,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能感染、带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比如,当大部分学生都在努力学习,认真反思自己、改进自己时,剩下的小部分学生也会受到大部分学生的感染与影响,从而参与到学习与反思活动中。因此,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必须重视教育氛围的创造,用品学兼优的学生来带动较差的学生,用教师的良好行为、榜样行为来引导学生,使得整个班集体充满自我教育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
[5]。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正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善于应用和创新班级环境,创造教育氛围,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自我教育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觉性与主体意识,逐渐将他律转变为自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主动接受、实际应用等过程来实现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逐渐养成良好的自我教育品质。
四、结束语
综上,在素质化教育大背景下,中学教育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素质化教育要求中学阶段的教育需要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的习惯,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也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增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坚定其自我教育意志、引导学生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创建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等,使得学生对自我教育的意义具有深刻的认识,客观认识自身的能力素养,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与自我教育品质。
参考文献:
[1]杨奇, 黄萍婷. 浅谈高校体育课堂中学生“边缘化”的原因及其对策[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33):209.
[2]张莹. 浅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3):59-61.
[3]林烨. 浅谈中学生加强组织能力培养的几个认识误区——福建省福州市笫十八中学高二年级[J]. 祖国, 2017(6):212-213.
[4]张洁书, 许艳航. 浅谈中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7(7):86-87.
[5]廖芮琦. 浅析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 考试周刊, 2018(2):27-27.
作者简介:崔天宇,女,(1993.04.04) 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