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126 发布: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李光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摘要: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落后,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技能性、实务性要求较高的金融类专业,这一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应该从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等方面下功夫,构建和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论坛
Discussion on practical teaching of Finance Specialty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Li Gu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enan Animal Husbandry Economic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educa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practice teaching is relatively backward, many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have not yet formed a scientific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especially the skills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financial professional higher, this problem becomes more prominent, it should be from the rich cont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v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to enhance occupation literacy and other aspects, and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financial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practical ability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理财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理财的普及让那些既懂一定投资理财基础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成为社会急需,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正好满足这一社会需求。但从近几年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意见反馈来看,突出问题就是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偏低、动手能力偏差,难以适应投资理财岗位对人才的需要。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落后造成的。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投资理财教育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方面。因此,构建和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投资与理财教育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缺陷
1.1.实践教学内容分散,没有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金融企业招聘员工趋于理性,逐步改变了过去一味追求高学历的做法,更看重员工的实践能力、发展潜力,品行素质,个人形象,交际能力、本地资源等。这正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吻合,扩大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在金融企业的就业空间,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金融企业所要求的各项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类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落后,难以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商业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理财职业资格,能在金融企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或基层从事技术应用工作的高等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灌输”意识,只注重了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受损,既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又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来说,其多课程的教学必须要突出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如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理财、个人理财、保险实务、外汇交易、期货投资等。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数量和功能还不能够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一直在尝试着进行改革,加大了实训主导型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力度,但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开本科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教育基本上仍然沿用着“电脑+软件”模拟炒作的建设思路,校企合作不够深度融合,缺乏全真化教学和实训,无法满足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实景模拟、实景操作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投资理财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差距,存在重复建设、低层次建设的情况,基本上沿循着本科院校的建设思路,校企合作缺乏突破,高职特色不突出。
 4.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育的需要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想办出质量,突出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与结构。近些年,应用型本科教育迅速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的教师中,大多都是从校门到校门,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任教的教师占有较大比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严重缺乏。
三、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
1.加大金融机构“订单式”人才培养力度,实行校企共同育人
金融类专业应根据金融机构需求,与金融机构签订学生就业订单,根据企业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师资、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课程,实现校企共同育人。“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好处是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最后一个学期因寻找工作而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2.以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为特色,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而实践教学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为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设置三种实践课程,分三步开展实践教学,使专业教学与就业岗位实际逐步接近。首先是一体化课程教学。所谓一体化课程是指学习内容与工作要求一体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室学习与实训基地实训一体化的课程。这类课程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性工作任务作引领,以移植的金融机构岗位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以模拟投资与理财岗位操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以校内实训基地作为教学场地,是教学练相结合的仿真实践教学。通过模拟训练,学生能够具备完成金融机构投资与理财岗位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
3.以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为主线,对专业课程进行“课证融合”教学内容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应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进行工作项目分析,将金融机构的业务划分为临柜交易、服务营销、业务管理三个工作项目,然后对每一个工作项目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在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解。根据金融机构投资与理财业务的工作流程和内容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应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4.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教师的角色正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正成为导演、操作示范者、教学工作任务推进者和组织者。课程改革对“双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业务操作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专业一般采取两个办法来构建“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从招聘和培养两个途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是从金融机构引进业务骨干充实教师队伍;二是将专业教师派往金融机构挂职锻炼。 以“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与指导工作,要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领衔,行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比不低于1∶1,高素质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同时,选派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通过访学、培训,参加学术研讨会等途径,加大培养力度,全面提高金融类专业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水珠.新建本科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探讨——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6(3):55-59.
2. 惠莉.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29(12):104-105.
3.刘祥成. 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研究.[J].科技信息, 2010(28):114-114.
作者简介:李光(1968-),男,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金融与证券。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