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艾科1,林松涛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71)
摘要: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构建和实施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长远的意义。本文探讨了研究生创新创业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办法。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I Ke, LIN Songtao
(School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Xidian University, Xi 'an 710071, Shaan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Graduate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nd meaningful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improve graduate employment development level, promote the inter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university.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analyzed several problems of graduate student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and gave the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measure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 Innovative Undertaking; Training System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要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合理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其意义和紧迫性必须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强调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创业教育”的概念是198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在我国,“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二者可以融合为“创新创业”这一表述,因为二者在理念内容和培养目标上相一致。
二、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1.精英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对象的层次水平和培养目标要求更高。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在知识技能层面上更加深入和专业、学习和思考能力更成熟、科研素养更高,是高校知识创新、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是高等教育培养对象中的精英,因此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
2.层次类型分明
研究生可分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的和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另外,按照不同的学科或者按照不同学校的层次,又能划分出许多的类别,因此,对于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注意研究生的不同类别,以及学科、学校和层次等实际差异。
3.成效较高
研究生在校培养阶段不仅有基础课程体系的学习,而且有导师指导、参与科研项目、阅读文献、发表期刊论文、撰写学位论文等环节,理论知识更扎实、更专业,其科研创新能力得到系统的锻炼,因此其培养过程天然地与创新创业的内涵相联系,其创业相比本科生更易成功,因此对其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会更高。
三、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近些年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和推进的过程来看,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绩,但由于存在着体制、体系以及实践上的诸多障碍,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目前仍存在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创新创业培育上体系上的区分不够,针对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和投入较少,既没有专业的指导团队,也没有成熟的配套培养架构以及完善的保障体系等。
2.配套系统不健全
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企业、学校、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自身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动态性。当前,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社会支撑系统
[3]。
3.课程教学体系滞后
研究生课程结构不合理、实践环节缺失、激励评价机制等因素导致研究生无暇考虑创新创业,研究工作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脱离市场与产品,其知识或者个人能力无法满足单位或者企业的需求,存在着知识结构落后、实践动手能力差等现象。
4.管理服务人员配备不足
给研究生配备的学生工作管理服务人员严重不足,而且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专业性不高。这就导致对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指导内容既不全面又不系统,形式单一且缺乏实践性。对于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各个阶段遇到的主观问题、客观问题都无法给予有效支持。
5.导师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尹艳冰等学者
[4]都关注到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对创新创业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已经出现有部分研究生导师除了注重培养学生除独立科研能力外,还开始注重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等其他综合能力,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
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和实施办法
针对以上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和实施办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高校要重视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把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学校相关绩效评估工作中,协调制定相关办法和措施,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研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通过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建设具有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设立一定资金支持研究生创新创业。
2.健全配套系统
要构建由社会相关资源支持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系统。高校可通过聘请企业导师、建立实践基地、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等方式,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同时,将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的政策、资金、人脉等支持积极地引入高校,为研究生的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3.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要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可以将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业能力等一系列专题课程加入到任选课中,同时,增设专门旨在提升创新精神的课程。其次,改进研究生选课制度,鼓励硕士生学习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技能,拓宽知识面。此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介绍一些学科前沿动向和生产应用,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4.组建专业的指导团队
组建和培训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团队,建设高水平、专兼职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分析政策和各类案例,对创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评估整合,为研究生提供专业的创新创业培训、指导和服务。邀请成功的或有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来校进行交流、介绍经验,帮助研究生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客观问题,助力研究生创新创业成功。
5.发挥导师的作用
研究生导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教学相长式的良好伙伴关系。在学术科研方面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多关注和接受学生的想法和建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大胆尝试、探索和创新,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并耐心指导,同时对学生生活、就业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同样给予关注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5]。
五、结语
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对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具体的部署,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所具有的意义不容忽视。高校要主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充分理解上级部门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让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实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Z],国发〔2015〕64号
[2]李洁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D].2011
[3]张玉辉.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论解析[J].科技创业,2015(20):13
[4]尹艳冰,李伟坤.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4(3):71-74.
[5]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74-82
作者简介:1.艾科(1986-),男,汉族,陕西米脂人,法学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秘书,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
2.林松涛,(1977-),男,汉族,籍贯福建省长乐市,工程硕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