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民办高校学生立志教育探索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132 发布:文华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民办高校学生立志教育探索  
 刘健
文华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当代大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的人生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如今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学生的个人立志出现偏离社会主流的倾向。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有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大学生立志教育值得民办高校教师重点关注。
关键字:探索;立志教育;民办高校;大学生  教育教学论坛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education
Liujian
WenHua College hubeiwuhan 430074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very strong sense of self, their outlook on life presents a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direction. Bu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environmen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dividual determined to appear the tendency of deviation from the mainstream of society. As the teachers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obliged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values and outlook on life.
Key words: exploration; determined educatio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引言
从我国层出不穷的励志名言中可以看出,立志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新时期,立志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尤其是在民办高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立志教育培养的学生人格魅力、品质道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立志教育的概述
(一)立志教育的内容
1.挫折教育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以及学习压力等等多重压力。民办高校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的心里疏导以及人文关怀的重视,增强挫折教育,引导学生化压力为动力。不仅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自己的人生目标,还应该具备合理的心里防御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做到自我调节,在面对压力与困难时可以临危不惧。
2.激励教育
学生有了明确的人生方向,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积极挖掘自身的潜力,对待所有事情都要充满好奇心与积极性,敢去挑战、认真思考。
3.“三观”教育
拥有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大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成就一番事业、立身处世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必须立长志、有远见,按照国家的发展需求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够达到民办高校立志教育的目的。
(二)立志教育的意义
1.坚持将智育与德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智育与德育应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除了必备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等之外,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培育。首先,应该增强实践活动的组织,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才干、增加生活体验;然后进一步优化民办高校的教育环境,实现全院育人的效果;再次,教师应该注重个别教育,因为个别教育针对性更强,特别是对于知识接受能力差、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个别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2.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
着眼大学生的整体发展,立足成才,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立志成才为教育的主线、以如何做人为教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劳动观念、品的作风、学习方向等问题[1]
二、民高校开展立志教育的可行性
(一)立志教育为学生人生导航
立志是学生根据自己对所接触的现实社会的认识与感受,产生的一种追求梦想的动力,立志目标机遇现实但也高于现实。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期初要求毛泽东去做生意,但是毛泽东却立志要继续深造求学,他提笔为父亲写了《赠父诗》其中就体现了他志在远方、胸怀天下的抱负,这也是之后他得以世界人民钦佩的主要原因。从古至今,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青少年时期树立自己的远大志向是之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大学生正式处于年龄黄金时期,充满着各式各样的追求,他们是国家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以,民办高校进行立志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对于大学生本人来说,树立志向不仅是自己人生成长阶段必然需要,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灵活,充满活力,如果教师能够合理的引导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将来必能成才[2]。从以下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民办高校的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志向,但是不够明确,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才能够树立更好的人生志向。
 
图1大四学生立志情况
(二)立志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立志要领
大学生的人生志向需要他们本人自己来决定,民办高校学生的志向也理应由他们自己选择。作为教师不应该为学生确立明确的志向。但是大学生确立自己的志向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民办高校教师应该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立志的要领。一个人的志向与他们本人的阅历、学识年龄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说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志向就充满着梦幻,而对于大学生他们的志向就更加贴合实际生活。实际上当代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大学生他们对于自己的理想还是比较模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成才之路与确立志向是一致的,应该认真的做出决策,应该将自己的优势与社会社会相融合,使得自己的志向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3]
 
图2 立志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到哪些
(三)立志教育丰富学生人生选择
志向是学生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望,有了明确的志向,人生就有了发展的目标。在志向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改变自己堕落的思想,以及消极的心态,促使自己去做有意义的事情。陶行知先生曾经就教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不仅要在学业上取得一定的成绩,还应该多积累本领,让自己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当他看见一群学生打牌消遣的时候,他说劳逸结合并不是非要打牌来放松自己,可以打球、写诗、练琴等来提高个人修养,这样多掌握一些本领才能为国教效力。他引导学生每天都想着自己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希望,要努力做一名不平凡的人,努力做大事才能成大器,这样无形之中就做到了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的远大志向就逐步的越来越高尚。
(四)立志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社会
学生明确个人志向首先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代大学生都没有一定的社会实战经验都是从学校走入学校的。民办高校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深入农村、公差等社会当中进行实践工作,让他们体会一下五彩缤纷的社会,切身感受一下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还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书、看新闻等,了解时代发展、社会问题,另外也要了解一些社会发展史,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够更加准确的预见社会的未来。
三、民办高校开展立志教育的实施建议
(一)将立志教育落实到实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实现远大的抱负就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而日常生活当中做起。高尚的理想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民办高校教师在进行立志教育时,不可仅仅停留在观念上的传授,口头上的引导,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去影响,当然也不能浅尝则止,必须深入的开展。比如说可以用科学的职业测试或者参考学生、家长、同学等的意见,来综合性的了解学生,制定职业发展量表、学期鉴定表等,使得学生能够从心理上真正的给予重视,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找到更好的发展路径[4]
(二)持之以恒,突出立志教育的连续性
无论做什么只要持之以恒必定能得到意外的收获。大学生一旦有了自己明确的志向,就必须要百折不挠的去追求。民办高校教师在进行立志教育的时候,一定要紧抓不懈,不能只是在教学开始充满热情,应该将这种热情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具体到每一天、每一个月、每一学期甚至是到学生毕业离开学校。不断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张贴个人志言,将立志灌输到他们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形成自己的思维。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将大志向分拨成多个小目标,每一个阶段完成一点点,这样慢慢积累脚踏实地,最终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三)推行潜能教师制的教学模式
潜能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是开展立志教育新推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潜能导师就是目前导师的某种能力还没有显现出来,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受到某种刺激的条件下,被激发出来的并且可以对人产生重要作用的能力。合理的引导学生引导并开发自身潜在的潜能,值得民办高校教师给予重视,因为这是帮助学生发展成为重要人才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创办民办高校特色教育的重要举措。任何一所高校多有着各自独特的教学模式,但是潜能导致制的教学模式很有希望发展成为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帮助民办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实践促实效
大学生根据自己对社会的了解产生的理想信念,需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实践之后才能够成为他们做出选择的最后结果。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树立自己理想信念就是在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再次驱使下形成的结果。以下是学生立志过程中需要教师帮助方面的调查:
 
图3 学生描述统计量
(五)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保证民办高校素质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导师的综合素质、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受教育的情况。因此,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立志教育的重要地位,提高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不断提高个人素养,提高高校思政教师的整体素质.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民办高校开展立志教育来说,不仅关乎到学生未来成才发展,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作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培养学生的立志教育,高校也要提高对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长,同时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树立自己的远大志向,为以后国家民族的更好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江文华,郝喜明.立志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J].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2012(279):149-151.
[2]望耕砚.大学生立志教育的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外语学部,2012(273):162-165.
[3]李文兵.当前大学生立志教育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 政法学院,2012(07):172-175.
[4]龚玲.青少年立志教育必要性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4):134-139.
作者简介:刘健(1981.04),男,湖南新化人,文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项目名称:2015年文华学院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对能力型和潜力型学生立志教育方式研究(编号:2015xxjy22)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