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曹成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摘 要]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随着中国的世界地位及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同时国外的各种文化也流入中国。在设计类课程应用的过程中,合理的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不但可以提升设计的文化内涵,弘扬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高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设计类课程;应用策略;
教育教学论坛
[基金项目]面向大类招生的《设计概论》课程“核心+方向”的导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GB2018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曹成明(1982.10-),男,汉族,籍贯:山东莱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开展经济建设,对于人才数量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设计类专业引入了许多西方的教学理念及课程的体系,使得许多从事设计类的学生从设计构思、表现形式、及作品展现上,都能看到国外设计理念的影子,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想使设计类的课程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就需要在教学期间加大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力度,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吸取更多的养分,运用到设计的作品之中,设计出能够彰显中国气息的艺术作品,不但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展示,还能使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能提高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1 传统文化元素的解析
传统文化是在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从人类社会开始经过不断的社会文明演化,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既包括思想层面的文化,也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的观念。也被称作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元素融汇了本民族特点与地域特征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既包括书法、篆刻、戏曲、古迹、茶、中药,同时也包括宗教元素:佛家、道家、儒家、阴阳家、法家、禅宗等等诸多元素。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得传统文化元素的在整个设计学科中得到了更好的应用。但在作品设计时,一味的强调传统文化的元素,对于作品的商业价值体现,具有一定的弊端。例如:“中国红”与“祥云”等元素融入,已经不能使作品的视觉感染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要想使作品的中国元素得到更好的展现,就要从作品设计源头抓起。
2 传统文化在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2.1 设置合理的教学主题,科学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为了将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到高校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之中,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设置合理的教学主题,科学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产品结构设计及建模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榫卯结构作为设计的主题,先对学生讲述榫卯结构的应用原理,在古建筑及家具中经常会看到榫卯的应用,通过材料间的凹凸的变化进行连接,榫卯结构应用的材质并不是金属,将凸头从侧面进入凹头的形式进行拼接。教师将榫卯的概念对学生进行讲述,根据结构进行设计主题的设定,使学生对榫卯的构造及规格尺寸有一定的认识。
2.2 加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要想使传统文化元素与设计类课程能够紧密的融合,需要适时加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只有在充分的理解基础之上,整个教学过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从传统文化定义的解读来看,文化是社会现象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劳动人民智慧积累而形成的。
2.3 利用情境创设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类专业教学
设计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在设计类专业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生成式创意的形式,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创作的情境。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设计教学的生动性,还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整个流程中,充分体会到文化的氛围,这种方式便是教学与文化进行共融的过程。在进行传统文化融入之前,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其可以融入到多个设计形式之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教学时,可以先通过明代家具的背景及创作所使用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明代时期的文化,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更好的展现。教师可以通过明代家具创作所使有的手法,指引学生进行相关产品的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2.4 利用文化艺术沙龙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设计对于构思及文化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作品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思维运用的过程,因此,在对设计类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设计,利用“以文载道,以艺赋质”的文化艺术沙龙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历史人文知识,科学的应用到作品的设计之中。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邀请设计界的名人或者老艺术家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沙龙进行讲座。以“老照片中观设计”作为教学的核心,对清末至民国初期的照片展示,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引,通过对服装、建筑、工艺品的差异性变化,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能力及设计理念,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我国文化的多元性,为学生的设计思路得到更好的拓展,经过老艺术家或设计精英的精彩演绎,不但能够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以更好的丰富,同时还能带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对于更好的进行历史文化推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5 建立专业化教师队伍,多维度提炼传统文化元素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会影响到设计类教学开展的效果,因此,建立一个专业化素质的教师队伍,使学生在进行设计创作时,能够多维度的提炼传统文化的元素,从而使整个作品更具有“中国特色”。例如:高校可以通过“传统文化融入设计”的主题比赛形式,通过多个教师对本班学生进行现场指导的方式,学生进行设计作品比拼,通过教师的现场指导及作品展示,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维度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作品设计之中,不但能够使设计类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更好的展示,同时使教师汲取更多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的经验,便于教师之间的交流切磋,使传统文化融入设计类教学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
3 传统文化在设计类课程中应用展望
社会进步在带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使各种新媒体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应用。数字杂志、DM直邮广告、自媒体、数字电影、移动电视等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为传统文化融入设计类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如:“互联网 + 设计类课程教学”、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将传统文化与新兴媒体技术结合,科学的融入设计类教学之中,不但课堂会变得更加的生动,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得更加高涨,从而使整个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加顺畅。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分析,认识到传统文化元素的解析,传统文化在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策略:设置合理的教学主题,科学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加强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利用情境创设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类专业教学;利用文化艺术沙龙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专业化教师队伍,多维度提炼传统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在设计类课程中应用展望,使我国传统文化与设计类课程教学更好的融合,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骞海青.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纺织报告,2018(12):61-62+65.
[2]王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手机游戏美术设计课程中的探索[C].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亚太材料科学院.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亚太材料科学院: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8:672-675.
[3]徐莹.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汲取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11):256.
[4]虞跃群. 石汉瑞的跨文化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
[5]朱飞.高等职业教育中平面设计课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应用[J].戏剧之家,2015(10):218.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Design Courses
Cao Chengmi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541004
Absrtac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treasure of the nation. With China's world statu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gradually recognized by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all kinds of cultures abroad also flow into China. In the course of application of design courses, adding elem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asonably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design, carry forward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nd enhance national pride.
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design courses; application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