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需要打造“五感”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266 发布: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需要打造“五感
路以兴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169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教学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结合学生学情现状,依托信息平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当代教师的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现状,结合自己的信息化教学经验指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应打造“获得感、中心感、仪式感、释放感、罪恶感”。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五感 ;教育教学论坛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基金项目“基于“体验+分享”教学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以《农产品配送管理》课程为例”(编号:XXHJS19-0003),主持人:路以兴。
【作者简介】路以兴(1978-),男,山东冠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高职教育。
Student-centered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needs to create "five senses"
 
Lu Yixing
 
(Shanghai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hanghai 201699)
 
Absrt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eaching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t has become the main task of contemporary teachers to carry out student-centered information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ent-centered information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at student-centered information teaching should create "sense of acquisition, center, ceremony, release and guilt ".
 
Key words: student-centered,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five senses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概述
1、信息化教学是时代所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认知世界的途径,学习者学习知识渐渐由传统的书本转向网络,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带来挑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贺词中指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1]。”作为新生的年轻一代学生,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非常快,已经适应了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技术发展[2]。信息化教学是信息时代教学改革的趋势,是顺应当今时代学生人机一体现状的举措,是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表现。
2、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关键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信息化教学强调着力于学生的发展,着力于学生的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效果[3]。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必要的学习支持与服务、便利的学习交互平台与媒介、良好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和学习效果[4]。当前,信息化教学的平台主要有学习通,智慧职教、蓝墨云班课、智慧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都是基于信息化社会学情现状开发的,以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主要目的,一般的信息化教学平台都有手机签到、随机选人、抢答、投票、主题讨论、作业、测验、通知、直播、分享、点赞等功能,丰富的课堂互动形式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提供了条件。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现状
1、信息化课程考核改革力度不够
学生们对新信息化教学的配合度是当信息化课程改革最大的障碍。一般情况下,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教师都会在信息化平台上堆放大量教学资源,要求学生课前或课后自主完成课程预习、视频观看、知识测验等任务,但是,完成这些任务并没有相应的课程成绩。当前,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远远不够,没有计入课程考核的信息化资源形同虚设,多数学生们根本不会浏览这些资源,造成信息化资源的浪费。所以说,课程考核评价指标改革是信息化教学的重中之重,基于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考核改革是实现教学改革效果的第一步。信息化教学的“签到、选人、抢答、投票、视频、讨论”等所有环节都应有相应的课程积分,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2、信息化教学存在供需矛盾
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动因各有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就不尽相同。有的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是完成领导任务,象征性的将杂乱无章的课程资源放到信息化平台上,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生不需要这样的信息化课程。有的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是为完成课题任务,并没有根据学生学情现状去设计教学过程,仅根据课题考核目标实施了个别信息化手段,积累了课题所需数据,并没有体现教学效果,学生当然不需要这样的信息化课程。有的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是为了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备赛期间,将某一教学章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大程度的使用了信息化手段,学生们在配合教师“表演”完成教学任务时,得到一定的锻炼,但参赛过后很难复制推广,学生们也不需要这样的信息化课程。只有以学生现状为出发点开展的信息化教学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
3、课程信息化的时空辐射范围不够
    不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集中于课堂之上,而忽略了课堂之外。教师们一般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激发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通过手机签到、手机选人、手机抢答等手段丰富了互动形式,但毕竟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们对于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信息化的魅力在于可以跨越时空限制,重新定义课堂为以线下为主的第一课堂和以线上为主的第二课堂。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需要打造“五感”
1、获得感
在信息化教学软硬件环境还不够完善的前提下,真正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老师比例并不多,长期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对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设计并不适应。所以,推动信息化教学更大的难度在于改变学生的习惯。在学生习惯信息化教学之前,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老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将学生的眼球吸到自己的课程任务上。
2、中心感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教师就是“销售知识”的,学生是教师的“客户”。现代营销讲究“客户是上帝”,销售商应基于客户需求提供相应商品。从教书育人角度看,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们的学情现状进行教学设计。另外,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们的自我性比较强,有强烈的“中心感”需求。
3、仪式感
人生不易,需要加戏,生活需要仪式感。在某种意义上说,讲究生活情趣就是懂得制造仪式感。仪式感对于生活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从而去尊重生活。一般来讲,教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是,过于严肃的教学形式会使课程效果大大降低。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活动具有仪式感。信息化课程平台给我们制作仪式感带来了条件。比如,开展项目总结汇报时,在安排团队上场顺序时,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机选人”、“抢答”来实现;在汇报项目任务时,可以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计时器”投到大屏幕来记录时间;项目汇报后,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发起“现场投票”确定最佳汇报人,或者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互评打分”即刻生成实训成绩;在项目成绩确定后,即刻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公布结果;在开展颁奖仪式时,可将颁奖现场直播出去等等。可见,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打造出仪式感。
4、释放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而我们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在精神压力下,学生的情绪会比较焦虑,精力不能集中,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制造一些释放压力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制造释放感。这种释放感来自于体验+分享。体验就是“干活”(实操),持续认真的“干活”(实操)可以让人忘记烦恼,释放压力。信息化教学可以将理论性内容转移至课外,从而增加了课堂上操作训练的时间。分享就是“说话”,我们的学生有强烈的分享渴望,吃饭发朋友圈,聚会发朋友圈,看个电影也要发朋友圈,学习体验可以发“学习圈”。
5、罪恶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靠的是正向激励,对于做的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但毕竟没有被表扬的同学占多数,这些同学已经习惯于把自己列入普通同学名单,不再有上进的渴求。如何提高普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至关重要。信息化手段可以让学生有罪恶感,通过打造这种罪恶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化平台怎么让学生产生罪恶感呢?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末位排名、个别谈话。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公布每周课程成绩排名,对排名末尾的学生加粗显示,并建立每周课程成绩排行榜,分数低的加粗显示,班级所有同学都能看见这一榜单,同学的罪恶感就这样制造出来了。
 
参考文献
[1]苗彩霞,高桂霞.“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6):48-50.
[2]余龙江,鲁明波.信息化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6.6(1):8-12.
[3]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1-6.
[4]尤慧,朱文芳.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学习模式的研究—基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视角[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1):121-128.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