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班主任修炼手册
——家校沟通中如何发挥班主任主导性策略研究
黄玉芳
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 湖北武汉 430070
内容摘要:新入职班主任充满工作热情,有时在家校沟通中由于工作方法还不够成熟,处理事情不够周到,令家长不太满意,从而影响新入职班主任的工作心态,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家校沟通中如何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如何调整心态来缓解新入职班主任的工作压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压力 沟通 家长会 真诚 调节
教育教学论坛
Manual of practice for the head teacher of the Buddhist department
-A study on how to bring into play the dominant Strategy of Class Teachers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Huang Yufang
Centr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SchoolWuhan, Hubei 430070
Content summary: the new incoming head teacher is full of enthusiasm for work. Sometimes, due to the immature working methods and the inattentive handling of things in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the parent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work, thus affecting the working mentality of the new incoming head teachers. Very easy to produce a sense of job burnout. How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head teacher and how to adjust the mentality to relieve the work pressure of the new class teacher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is a subject worthy of study.
Key words: stress communication parents will sincerely adjust
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的建设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桥梁纽带。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积极建立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密切配合,共同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作为班主任在家校沟通中发挥主导性,很好地促进家长更主动地参与教育,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刚入职的年轻班主任既要完成各项繁琐的班级管理任务,花时间,花精力,手忙脚乱,工作依旧是剪不断理还乱。更让人头疼的是,班主任还要在家校沟通中做好纽带作用,这更让人满身疲惫,稍有不慎,会导致家校沟通不畅,还会惹“火”上身,这样新入职班主任极易产生挫败感,极易散失工作热情。下面我在如何组织家长会,如何处理学生突发重大事情几方面阐述家校沟通方面的几个小策略。
一、明确小学班主任工作特点,理清头绪打有准备之战。
小学新入职的班主任恐怕一上任就能体会到现今社会这个权利最小,责任最大“官”的酸甜苦辣了。这个“主任”很神奇,不管是年轻还是年纪大的老师,只要开始履职了,责任心立马爆棚,仿佛自己是能统帅千军的大将军,恨不能几十个孩子立马服服帖帖听你安排。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你又把自己当成普渡众生的菩萨,觉得孩子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诲下健康成长。这样的心境何尝不是神秀著名的禅诗所言:“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但现实总是与理想相差甚远,班主任无时无刻不在“勤拂拭”,但无时无刻都在“惹尘埃”。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时不时就有小调皮惹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小到“你无意中碰了我一下”都可以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小学阶段又是养成习惯的重要阶段,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是班主任的日常。
作为新入职的班主任,完成每天日常事务遵循抓大放小原则,抓大就是列出当天必须完成的中心工作,以免耽误学校总体计划。放小,不是说不管不顾,“小”一定要想办法管,用小智慧管。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告状”,你不想办法用一些小策略来教育学生,恐怕所有的在校时间都会被告状声填满。班主任要做有心人,将一系列问题归纳起来,在班会课上有的放矢进行教育,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们如何用智慧与豁达传递友情。小学新入职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理清头绪,这样工作起来才有成效。
二、重视第一次家长会,创造相互信任的美好状态。
我们经常说理解万岁,其实只有信任了才能理解,信任是理解的前提。第一次家长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见面会,第一印象很重要,印象好,年轻班主任存在的经验不足等方面的短板也会被你所展示的优势掩盖。开家长会,特别是刚入职班主任组织的家长会,家长一定是带着几分的期待和几分不放心来与会,你准备充分,扬长避短,用自己的努力与真诚去赢得信任,这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事呀。这样良好的信任局面也便于缓解现今社会家校沟通中客观存在的对立情绪。我们知道家长会面临的不是几十个家长,而是几十个家长团,,每个家长团背后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诸多亲朋好友组成,家长会召开成功,你的工作态度在第一时间得到家长认可,你的信任指数也会一传十,十传百速度提升。
如何重视家长会呢?首先作为刚入职的年轻教师一定要在家长会上展示自己的优势。年轻班主任的优势在于充满活力,精力旺盛,在于富有开拓精神,不会墨守成规,在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工作有创造性,在于良好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身上散发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万丈豪情。这些特质都是新入职年轻班主任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对于新时代下的小学教育,拥有这些是多么宝贵。第二,召开班主任会议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沟通哪几个方面内容,就要在这几个方面做全面深入的了解。切忌信口开河,或沟通浮于表面。比如,家长会上准备介绍学生近期在校的学习情况,那么一定要在平时工作中详细观察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你给家长反馈的情况要真实而具体,这样的沟通才能直入家长内心,只有真实而具体,才能取得家长对你工作的肯定,才能建立起起码的信任。家长会上你所给出的教育措施要得当,要求要具体,作为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们来说,越具体越细致的指导远比空洞的说教来得实在有用。第三,一定要精心组织安排班主任会议的内容和流程。家长会流程要清晰,内容要有条理,这既是你工作态度的展示,也是年轻班主任职业素养的展示。成功召开第一次家长会,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第一块基石,一定会获得家长理解与支持,一个优秀班集体形成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了。
三、突发重大问题主动协调,彰显人性的善良与真诚。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不免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事情,比如课间疯闹摔伤牙齿、摔破鼻子,体育课训练伤筋动骨等一些意外伤害。这样的事情出现后,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让家校对立起来,既给自己带来麻烦,还会干扰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处理突发事情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门艺术,也体现了班主任的工作智慧。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避免不了的意外伤害出现时,作为班集体的定海神针班主任,一定要沉着冷静,切忌慌张做到四个“及时”。及时赶到现场,用已有的医学常识积极处理伤情,稳定学生的情绪,及时联系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孩子的治疗方法是由他们决定的,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伤情,及时关注学生就诊情况,了解伤情动态。
做到以上几步并不难,我们班主任的智慧体现在处理问题的细节上。细节一,得知学生受伤后,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控制了场面,控制局面很重要,既稳定了受伤孩子情绪,还稳定了在场孩子的情绪。如果有相关的当事责任人,请不要不分青红皂白责怪他,此时并不是分清责任的好时间,再者,小学生在心理上是没有能力承担他造成的这些后果的,这些后果的责任人是家长。班主任及时到达现场稳定局面,是给家长最好的交代,给家长传递的信息是:老师关心孩子,学校在事发后也尽了自己的职责。细节二,联系家长时要注意语气,语气勿惊慌,以免因慌张让家长造成次生灾害,家长会忙中出乱,造成更大的麻烦。细节三,学生伤情稳定后,班主任的诚恳态度非常重要,除了密切联系家长关注治疗动态外,还要在小细节上体现班主任的人文关怀。比如骨折的孩子返校后,座位的安排要安静和安全,叮嘱其他孩子关心照顾。我班有个手腕骨折了的孩子返校后,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她为“离我远点小姐姐”,受伤的孩子也明白这个善意的绰号背后是浓浓的爱意,欣然接受。
四、自我调节消化工作压力,拿捏有度争做佛系班主任。
我所说的佛系班主任不是不作为,而是要认真作为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佛性。小学新入职班主任的压力很大,不仅来自于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经验,来自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只要学生不离校,班主任悬着的一颗心就不能放下,来自于家校沟通等方面。面对这么多压力肯定会产生职业的焦虑,从而影响生活的心态。这是班主任职业的后遗症。保持好心态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要不忘初心,坚持自己正确的教育原则,不惹事,也不怕事,不要违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潜心教书育人,做好教师本分,内心才能安定。压力也会减轻,作为班主任要敢于担当,用智慧与坦诚化解矛盾,事情一定会圆满解决。
作者信息: 黄玉芳,女,1971年6月,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