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论文鉴赏
1-3年级独孩与大孩行为问题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360 发布: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1-3年级独孩与大孩行为问题现状调查
赵雨晴  何宇琪  胡 月  周雨恬  保安屹 
(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江苏常州 213000)
 
   为考察独孩与大孩之间行为问题水平是否有差异,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对常州市352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孩行为问题总分高于独孩,男生的行为问题总分高于女生,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2)女大孩的残忍因子异常率高于女独孩,女独孩的抑性问题因子异常率高于大孩,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1)。因此,大孩表现出的行为问题水平高于独孩。
关键词 大孩;独孩;儿童行为量表;  教育教学论坛
1 引言
我国目前正处于二孩时代的初期,距“全面二孩”的政策实行不到3年,但许多二孩家庭的矛盾已初现端倪。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家庭角色的转换、外界对大孩的忽视等因素使大孩觉得自己的地位收到威胁,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从而危害心理健康发展,引发不适应行为,若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更严重的家庭矛盾,对大孩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行为问题,通常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有研究显示,二胎政策导致的家庭结构变动确实会对大孩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独生子女与二孩家庭中的大孩的行为问题的现状分析,为开展“二胎时代”我国小学生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常州市三所小学,共发放问卷417份,获得有效数据352份,有效率84.41%。样本包括男生194名,其中独生子女153名,大孩41名;女生158名,其中独生子女127名,大孩31名。
2.2研究工具
调查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15-0.63、分半信度0.88、项目与总分的一致性0.49-0.85。为提高调查的精确度,本研究根据苏林雁等人的研究,分别以第80和第84百分位作为总分和分量表的划界值[]
2.3研究程序
采用纸质问卷的形式,并采用SPSS17.0进行检验分析。
3 结果分析
3.1独孩与大孩行为问题差异检验
调查儿童量表总检出率为19.89%,其中独孩行为问题总分检出率为19.64%,大孩行为问题总分检出率为20.83%。对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大孩的行为问题总分显著大于独孩,t(350)=3.40,p<0.01。将数据按照调查对象性别进行拆分,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女生中大孩的行为问题总分显著大于独孩;t(37.45)=2.58,p<0.01;男生中大孩的行为问题总分也显著大于独孩,t(116.08)=2.49,p<0.01。
3.2男生女生行为问题差异检验
男生行为问题总分检出率为20.10%,女生行为问题总分检出率为19.62%。进一步对男生及女生的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的行为问题总分显著大于女生,t(350)=3.23,p<0.01。将数据按照独孩与大孩进行拆分,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独孩中男生行为问题总分显著大于女生t(273.04)=3.32,p<0.01;大孩中,男女生行为问题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t(43.06)=0.63,p>0.05。
3.3因子异常率检验
男生独孩因子异常率排名第一至第三分别是分裂样、交往不良、抑郁;男生大孩因子异常率排名第一至第三分别是:躯体诉述、分裂样和社交障碍、抑郁。对男生独孩与大孩的各因子异常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独孩因子异常率排名第一至第三分别是:性问题、分裂强迫、抑郁;女生大孩因子异常率排名第一至第三分别是:残忍、性问题和违纪、分裂强迫。对女生独孩与大孩的各因子异常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女大孩的残忍因子、违纪因子异常率显著高于女独孩;c 2(1,N=158)=8.35,p<0.01;c 2(1,N=158)=5.13,p<0.05。
4 讨论
4.1独孩与大孩在行为问题表现上的差异
在对独孩与大孩行为问题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时发现无论男女,大孩的问题行为总分都要大于独孩。研究初步推断大孩问题行为的总分高于独孩,是受到二孩的出现、家庭结构改变的影响。在时间、物质和家庭资源等分配上产生的变化,可能就会引起最能感受到前后不同的大孩的心理变化,从而出现问题行为。这启示家长们在对孩子们进行资源分配时,应注意在原有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调整并引导孩子接纳变化。
4.2大孩行为问题的性别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男生的问题行为水平要高于女生。研究推测可能是男生较女生身心成熟较晚原因所导致,所以小学阶段男生行为问题表现多于女生。同时,男大孩的行为问题总分与女大孩的行为问题总分没有显著差异,但男独孩行为问题总分显著大于女独孩。可推测是由于二孩家庭家长无法分配更多的精力关注大孩,而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家长更能重视孩子的细微变化。
4.3CBCL量表各因子检出率的差异
调查虽然未检测出男独孩和男大孩的因子异常率存在显著差异,但比较二者因子异常率的排名仍有不同,在之后的行为矫正研究中需加以注意。而女大孩的残忍因子以及违纪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独孩,研究推测原因可能是女生对微小事物的敏感度更高,其细腻的心思更容易察觉到家庭生活中发生的变化,由此引发情绪变化并做出反常行为进行情绪宣泄或引起家长注意,违纪及残忍便是典型行为。
5 结论
本次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大孩的问题行为发生显著高于独孩。(2)在大孩中,男大孩的问题行为水平高于女大孩。(3)女大孩的残忍因子、违纪因子异常率高于女独孩。
参 考 文 献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