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格教学法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的应用
张筠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幼儿教师口语》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具有实践性、工具性、职业性、开放性等特征,口语能力既是学前教育学生核心的职业技能,也是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的基础。本文以态势语授课为例,探讨微格教学法在《幼儿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与学习。
关键词:微格教学;教师口语;态势语 教育教学论坛
Application of Microteaching in preschool teachers' oral English Course < >.
Zhang Jun
Guangxi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22
Abstract: < > is a professional Preschool Teachers Oral English a compulsory cours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pecialty, practical tools, sex, occupation, openness, oral English ability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occupation skills, and also is the founda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 Based on the state of language teaching as an example, practice study of Microteaching in preschool teachers' Oral Teaching in < >, and summarize and study in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 micro teaching;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 body language
在广西经济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以政府为主导的广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八大重点工程等教育工程相继实施,截止到2015年广西区内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已经达到了74.7%,随着入园率的提升,教育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幼儿教师口语》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技能专业必修课之一,对高职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教育教学技能、幼儿交往技能有着重要作用,也有助于高职生在岗位上提高教学成效,完善高职生文化素养。
一、微格教学法的内涵
在信息化浪潮下,教育技术不断创新提高,微格教学法(Microteaching)就是其中之一。该教学方法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它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W.Allen)等人在“角色扮演”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教学法。微格教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推广应用于师范生的培养及在职教师的培训中,在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国家推广应用较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我国,该教学法在全国师范类学校推广,但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教学理念的落后、硬件设备的不完备,导致微格教学学科化程度较差,直到新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高校硬件设备的普及,微格教学才真正落实在教学层面。微格教学法(Microteaching)是将口语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技能、技巧进行分类与细化,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实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视听设备进行训练和反馈,使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观察与反思,迅速使他们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技能单一集中、目标明确可控、反馈及时全面、教学转换多元。技能单一集中是指在采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已将复杂的学科知识细化为单项的知识点或教学技能,围绕该技能进行自我审视和旁人信息点评。
二、微格教学法在《幼儿教师口语》中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单一的口语教学方式参与度不高,具体体现在:有的高职生不会说也不敢说;教师教学设计过多,上课进度过快无法跟上学习进度;学生口语水平参差不齐,无法一对一进行纠正;有的学生无法突破心理障碍,平时口语达到了过级水平,普通话测试考试时往往不能顺利通过;评价和反馈都是间接进行,学生无法清晰认识自己的语音或态势语失误。微格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突破《幼儿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瓶颈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态势语中的手势语授课为例,探讨微格教学法(学习理论、编写教案、观看示范、角色扮演、反馈评价、修改教案)在《幼儿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理论认知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动的双边活动,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认为在教学目标上突出学生的创新性,强调课程内容要从直接经验中获取,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提供可能。在《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教师已将复杂的教学任务细化为可操作性的单个知识点,高职生首先观察教师的示范,再将直接观察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技能.
(二)编写教案
态势语的教学目标为:1.学前教育专业高职生的首要基本技能就是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2.使高职生明确态势语在一般口语交际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掌握手势语的要求,初步养成运用态势语的良好习惯,熟练运用态势语进行朗诵,能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态势语。根据上述教学目标,高职生进行微格教案的设计。教案的编写是进行微格教学的蓝本,首先需要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师的教学行为做详细的说明,在手势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手势语要求进行细化,使学生初步养成运用态势语的良好习惯。
(三)观看示范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事物,学习的过程是高职生基于自身的经验、外在环境的影响而主动构建的结果。教师的示范就是学生模仿学习,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技能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结果。
(四)角色扮演
高职生观看示范之后,要进行身份的转换,也就是学生来扮演教师的角色,用摄像机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录制,一般时间控制在(5-15)分钟为佳,其余的参与者扮演学生的角色。在角色扮演环节,扮演教师角色的高职生需要准确把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
(五)反馈评价
微格教学法参与人数控制在7-10人,参与人数少使得反馈更高效、中肯、及时。语言教学专家斯特姆斯基(Stempleski)认为,视频的示范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传达教师要表达的信息。录制的视频可以进行多种操作如定格、回放、储存等,教师可根据高职生对手势语的教学过程进行点评,如手势的位置是否正确、手势是否能够对应文本、如何将手势语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六)修改教案
通过高职生自我反思以及参与者的问题反馈,将教学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加以修改。对于《幼儿教师口语》态势语-手势语的教学来说有以下评价标准。
1.口语技能:普通话标准、语法规范、吐字归音饱满、语音柔和富有感染力、语句流畅简明、没有长难句、不使用幼儿无法理解的句子或成语谚语。
2.态势语技能:能够使高职生正确运用态势语言,如目光、手势、表情、动作等协调且自然。增强幼儿诗歌《下春雨了》朗诵的表达效果,使之更富于感染力、表现力,更好的表情达意。
3.课堂组织技能:教学中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习、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学生一起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微格教学法的实践总结
师范类院校长期面临的问题为学生的教学与实践相分离,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够满足教师岗位需求,但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水平还达不到岗位需求。微格教学则可以将二者相融合,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服务。
(一)努力提高师范院校师生的教学技能及实施教学能力。微格教学对教师和高职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相关标准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及细分,以达到微格教学的可操作性。
(二)继续提升师范学校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加快微格教室创建。微格教学法的实施对师生的信息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不仅需要从技术层面加强学习培训,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及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将二者和谐统一。
(三)加大编写微格教学教材,完善配套教学。
教材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教材的编写可以将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在研究语文学科的教学大纲基础上,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较易学习的单项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导入技能、教学用语、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强化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机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将教材应用于微格教学的实践中。
(四)建设微格教学的资源共享平台,为高职生的终身学习提供支撑。
微格教学法在教师口语类课程中具有其优势:教学时间短、教学技能直观表现、教学过程清晰可控、教学内容简单易懂、过程评价反馈及时等等。在高等师范学院的师范生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应用价值高、实践性强、时效性长的教学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陈长秋.实施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17)
[3] 韩晋.论微格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2)
注:本论文是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学改革项目《高职语文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JGY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