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基于OBE理念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204 发布: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OBE理念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王子岚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黄山 245000            
摘要:“互联网+”双创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OBE理念为基础,将双创教育深度融入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出基于OBE理念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构建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OBE、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教学论坛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OBE concept
 
Tak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of Hu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Prince Lan
 
Hu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hui Huangshan 245000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dual-"Internet +", the reform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mode is imperative.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wo-generation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and elabor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Key words: OBE,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l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互联网+”双创技术人才,是所有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新命题。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更是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1]。“互联网+”双创教育指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目前大部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仅是在课程体系中增加1-2门公共课,或者采用第二课堂、选修等形式,并没有真正将双创教育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本文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基于OBE教育理念开展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尝试将双创教育深度融入该专业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高素质的双创技术人才。
二、OBE理念
以成果为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的理念是国际上进行工程技术相关专业认证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2]。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开始,已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广泛推广,尤其适合计算机应用技术这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OBE理念强调以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为中心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学习产出驱动整个培养过程的运行。即以学习预期成果为起点,反向设计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再以其为终点,虽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即所有不能支撑具体的学习成果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都将被调整或重建。
三、基于OBE理念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具体来说,基于OBE理念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制定学习预期成果、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实施过程、培养效果评价与优化四个环节来构建,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每个环节,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双创型专业技术人才。
(一)明确学习预期成果
OBE强调在学习开始时就要明确学习预期成果。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同时具有竞争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3]。笔者所在的团队在充分理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立足学院办学定位,采取调查问卷和个人访谈等形式,在黄山地区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调研内容由原先的专业技术技能岗位需求,扩展到经营管理等相关岗位,以反映企业对双创人才能力的需求。然后组织由行业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一起讨论,最终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习预期成果,包括岗位群、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二)构建全面支撑预期成果的课程体系
OBE理念提出以预期达到的学习成果对课程体系进行反向设计,即整个课程体系要打破传统固化学科思维,坚决杜绝“因人设课”,而是围绕预期学习成果来重构课程体系,确保做到每门课都是预期成果的支撑点。基于此,本次课程体系改革把课堂从学校延伸到企业,在分析岗位能力和要求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以技术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双创情境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一是通识能力课程模块,包括思政、军事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二是基础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包括图形图像处理、3D MAX设计与制作、“互联网+商业模式”等课程;三是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包括Android应用设计、虚拟现实技术、企业网组件与维护、创业情境项目实践等课程;四是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包括商务礼仪、团队建设与管理、网络贸易等课程。[4]
(三)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实施过程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最终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实施来实现其预期成果。为了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有效实施,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现状,主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资源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四个方面具体实施。
1. 建设高素质 “三师型”教师队伍
要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职院校双创师资队伍,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双创能力。目前大部分专业教师都已经是是双师型教师,但同时具备双创能力的“三师型”教师还很少,可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一方面选派专业教师走出校园,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和企业的日常管理,提升双创能力。
2.实施多元教学模式改革
OBE理念要求教师要以学生预期学习果为导向组织教学。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多元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以智慧课堂形式组织教学,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融合,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随时在线提问和讨论,教师集中答疑,课程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参加一级考试的通过率达到90%以上。在“动态网站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融入双创情境的项目“黄山特产在线销售”展开模块化教学,以一个完整的电商平台建设、运营和管理过程为课程学习的预期成果,将课程内容从原先的网站制作技能,延伸到电商平台的管理和运营。
3.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
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必须建设多元的教学资源。一是建设融入双创知识的过程式项目校本教材,同时引入超星MOOC平台上10余门创新创业课程供学生选修;二是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给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目前在建的有《音视频处理》、《平面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智慧课堂试点》等省院级精品课程;三是依托专业特长,建设课件、动画等教学资源。 
4.建设专业+实训基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训基地一直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实训教学的平台。要想将双创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在原有专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拓展其真实项目实训功能,建设能够同时满足专业实践和双创教育的功能的专业+实训基地。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和计算机组装维修实验室为基础,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创新创业导师工作室,打造了一个互联网+IT服务平台,引入企业先进的文化和管理,驱动海量企业真实项目上线。
(四)培养效果评价与优化
OBE模式关注学生能力的产出,单一的评价模式无法对能力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本文构建的培养评价体系从三个维度展开:课程层面评价、毕业层面评价和培养目标层面评价。课程层面评价以学生在该课程学习成果为评价标准。OBE课程评价要求打破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教师可以针对课程特点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进行过程式考核。毕业层面评价作为学生毕业标准,传统的形式是以学生达到学分,完成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要考核方式的。OBE的毕业评价是从学生毕业时所获得的能力为标准。具体来说:学分不再固化到每门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等来换取学分。培养目标评价一般在毕业后进行,主要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回访进行。通过毕业生发展情况调研,掌握真实毕业生发展动态,便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化和改进。基于上述三个维度,形成长效、多元和动态的评级机制。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构建,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形成一个闭环,基于OBE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短期来看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输出企业所需的双创技术人才;长期来看可以优化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法[2015]36号.
[2] 石朝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27):141-142.
[3] 李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9):80-82
[4] 李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10):39-40.
基金项目:黄山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jxtd01); 2019年度安徽高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KJ2019H05)
作者简介:王子岚(1984-),女,安徽黄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