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的创新与研究
朱群燕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对于图书馆的转型来说,在网络环境下应以最基础的编目工作为主进行创新与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图书馆馆的文化功能愈发重要,以至于图书馆编目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传统性局限了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精神文化是我们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的关键因素,所以现阶段图书馆的馆藏对于我们来说是提升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以此不难看出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摒弃传统发展模式,从基础工作的创新做起,实现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本文以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编目工作创新优化为主,提出先关的策略,为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发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编目工作;创新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
The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of Book cataloging work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Zhu Qunyan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ping college Jiangsu Suzhou 215000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y, the most basic cataloguing work should be innovated and optimized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oda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the librar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o that the cataloguing work of the library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the traditional work of library cataloguing limit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y. Spiritual culture is the key factor for us to enrich our emotional world, so the library collec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us to enhance the spiritual realm at this stage,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e following figur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The library should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development, start with the innovation of the basic work,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library cataloging work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first closing, which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s cultural function.
[key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Library; cataloguing; Innovation Research
前言
我国经济发展有效带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以新时代为背景可见,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元化的,随之凸显出的是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评价值,无论是个人、社区,还是单位、集体,都需要精神文化来丰富自己,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将图书馆转型为综合性、服务性的机构,是现阶段图书馆转型的关键点。建设与发展图书馆都是以人性化的服务为根基的,其一是要有先进的设备做基础,其二是要以丰富的管藏多根基。在网络时代,信息量骤然增加,随之可以看出图书馆的信息量也有所上升,藏书形式、内容更加多样化,这样就会给图书馆编目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与压力。因而,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应做出相应的创新与优化研究
一、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意义
有针对性的整理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源,而后进行后期的文献资源维护与管理,可以为图书馆读者提供更有效的文献资源服务。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图书编目工作是最为基础的工作项目,编目工作有特定的标准与规则,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标准都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与著录,以此能够构建图书馆文献资源目录体系,这样可以使读者在查阅上更加便利。图书馆编目工作具体的要求分为以下两点:第一,以文献资源的特性为主,分类与之相对应的文献,做好选择与记录工作;第二,以文献资源的次序集合为主,将其详细记录好,并组织文献的目录与著录。在图书馆中每一份文献资料的上架,都需要进行编目处理才能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这也是图书管编目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能。
二、现阶段制约图书馆编目工作创新的问题
现阶段图书馆编目工作受传编目工作模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其创新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以至于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编目工作得不到有效的优化与拓展。目前,图书馆编目工作主要的问题由以下几种:第一,图书馆编目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第二,编目工作模式缺乏统一性;第三,联机编目数据不能实现有效的衔接;第四,文献资源著录错误或不规范;第五,多卷书编目分散;第六,小语种文献资料编目混乱。在上述几种情况中对图书馆编目工作效率与质量起到重要影响的因素有两个:1.联机编目数据不能实现有效的衔接;2.编目工作模式缺乏统一性。若想要在网络背景下实现图书馆编目工作的优化与创新,要彻底将这两个难题解决掉。
(一)联机编目数据不能实现有效的衔接。当前,联机编目工作模式是备受推崇的一种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图书馆编目工作效率,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不同图书馆之间的文献资源共享,联机编目能够使图书馆编目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可以拓展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的覆盖面,我们可将这种工作模式看作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立共享的技术基础。
(二)编目工作模式缺乏统一性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编目工作人员要意识到现代化的编目工作是新时期图书馆发展必备的要素之一,所以编目工作应机读目录格式为主对图书馆内文献资源进行编目与著录。虽然,我国有明确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编目标准,可在实际工作中各个图书馆编目工作仍不能摒弃主观性与随意性等问题。
三、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传统编目工作带来的冲击
(一)由纸质到电子
图书馆传统编目工作面对的编目对象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普之后电子阅读已经成为新型的文献资源阅读模式,从而衍生出大量的电子文献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文献资源实现了由纸质向电子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多样化的文献资源载体,例如声像、微缩、激光机读等载体等,这些载体的推广与使用丰富了网络文献资源的类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纸质文献资源与电子文献资源的互补,且能够以此为基础构建虚拟的网络信息文献资源,从而决定了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变的方向。
(二)由零散到统一
互联网的发展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样的,图书馆传统的编目工作势必要做出一些改变与创新。图书馆传统的编目工作模式是这样的:第一,以既定的编目规范与准则为主;第二,对图书馆内的文献资源进行细化处理,其中包括目录、索引以及标准;第三,以构建独立且封闭式的管藏体系为主要目标。但是,在网络背景下图书馆的编目模式应是这样的:第一,以开放性、灵活性为主引入信息技术实现联合编目;第二,以特定的编目规范与标准为主,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编目工作,实现远程数据库与本馆客户端的共享;第三,构建图书馆编目联盟,将本馆内的优质文献资源进行关联与共享,以此拓展图书馆的网络覆盖面。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创新的策略
(一)以模式创新为主构建编目标准化体系。我国互联网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图书馆编目工作势必要在大环境中做出相应的改变与创新,通过图书馆中编目工作人员的集体协作实现信息化编目工作质量的提升。在互联网普及与发展的过程中,编目模式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这也关系到图书馆编目标准化体系的构建。
(二)以工作培训为主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性。 若想紧跟时代的步伐,图书馆编目工作就要在编目工作思路与模式上进行一些改变,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编目工作,是信息技术下的现代化工作模式,势必会给长期处于传统工作模式中的编目工作人员带来冲击。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对各种事物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周晓嵘.新形势下对图书编目工作的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24)
[2] 罗晓娟.信息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的创新与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8(03)
[3] 贾康.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的创新与研究[J]. 好家长. 2017(39)
作者简介:
朱群燕1990.4 女江苏 苏州 汉族 图书馆学 初级 本科
收稿日期: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