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校企合作模式下烟草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193 发布: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贵州省烟草品
校企合作模式下烟草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刘仁祥  彭剑涛  艾复清  李雪非 谢琼 刘一灵  
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贵州省烟草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本文以校企共建烟草学院、合作育人为契机,分析了烟草行业人才需求及我院烟草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社会对人才层次、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实施分类培养,通过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构建了一套符合烟草专业实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和保障体系。
 
关键词:校企合作;烟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教学论坛
 
烟草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是贵州省大力发展的“八大支柱产业”和重点打造“五张名片”之一,2016年,全国烟草行业全年上缴财政税利10882亿元,贵州烟草上缴财政税利372.58亿元,贵州烟农户均种烟收入6.07万元,烟草对政府增税、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烟草专业是为了支撑烟草产业人才和科技需求而设置的特设专业。我校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烟草专门人才的培养,与烟草行业有悠久的合作办学历史,2014年,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支持下,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支持建设资金1.7亿元,合作创建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实现了办学与特色产业的无缝对接。
一、烟草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一)烟草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
为了支撑烟草产业人才和科技需求,贵州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烟草专门人才的培养,目前全国有10所高校在进行烟草专门人才的招生和培养。1983年,我校受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委托,面向云、贵、川、鄂、鲁等省招收半年制、一年制和二年制烟草专修班,同时开始招收烟草硕士研究生。198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招收烟草专业本科生。1998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履约,教育部取消烟草本科专业,我校以农学专业(烟草专门化方向)继续进行烟草本科学生的招生和培养。2012年,我校获教育部批准特设烟草专业。2014年,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与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合作创建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合作培养符合烟草行业实际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学院按照“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合作办学、争创特色”的办学思路,结合烟草行业人才需求及国家教育政策,确立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烟草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的办学层次定位,加强与烟草行业在烟草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了一套符合烟草专业实际的校企合作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体系。
(二)烟草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烟草行业为了应对全球经济下行、卷烟提税顺价和一些地方控烟过激的“三大压力”,以及行业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等“四大困难”,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稳增长与调状态、压库存、调结构的关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了“化解过剩产能、化解过高库存、优化资金管理、促进降本增效、补齐发展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行动方案。烟草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人才的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要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技术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国际交往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人才需求由传统的知识型专门人才转变为知识结构合理、创新创业素质高、语言信息综合运行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烟草人才。通过与第一联盟国际公司、环球公司、菲莫公司等国际烟草公司来我校招聘人才时进行交流,国际烟草公司主要关注人才的综合技能,希望人才具备“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有较强的市场营销意识和管理能力,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和人际关系”等素质。
(三)烟草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烟草专业是为了支撑烟草产业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植物生产类特设专业,主要培养直接从事烟叶生产、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通过对国内外多家烟草公司的用人需求和用人满意度调查,目前我校烟草专业所学知识基本覆盖烟草生产的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绝大多数能适应烟草生产的需要。但是,由于烟草公司主营业务是“两烟”的生产、加工、营销、管理,产业链覆盖农、工、商、贸、管等学科领域,人才需求趋向多元化和多学科交叉的复合。相对国内烟草企业用人需求而言,烟草专业本科学历层次偏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岗位实际工作能力不够,团结协作和知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不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相对国际烟草公司人才需求,烟草专业学生因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够而难入其门。
二、烟草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追踪分析新形势下烟草行业对人才层次、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探索读研、就业、创业分类培养,确定了坚持“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人文科学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烟草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在烟草行业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加工与市场营销、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在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强化了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明确了学术型、应用型、创业型三种层次学生的分类培养目标,突出了学生个性化教育。
(二)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烟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依托学校的通识教育平台和三学期制,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为重点、烟草专业能力培养为特色的宽口径专业课程体系。一年级依托阳明学院以通识教育为主,设置文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及化学、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广泛的知识结构、深厚的文化素养。二年级以专业基础教育为主,设置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农学类学科大类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农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三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设置烟草栽培学、烟草育种学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具有高水平的烟草生产与检测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四年级以专业拓展教育和创新创业培养为主,设置烟草综合利用、烟草物流、农业创业与经营等课程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从事农业相关领域岗位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将学生实践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整个教学过程,除强化课程实验比重和深化实验项目改革、实施“三导师制”引导学生全程参与科研活动外,充分利用学年小学期设置了农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生产实习等实践课程,构建了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科研创新和综合训练四层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烟草专业课程体系中,通识类课程学分占毕业学分数的26.5%、实践类课程学分占32.5%、选修课程学分占31.3%,大幅增加可选修课程的数量和范围,可选修课程总学分是应选修学分的2.5倍,真正体现了强化通识教育、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及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深入推进与烟草行业的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办学资源,全面实施本科生培养“三导师”制,构建“2+3”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党、产、学、研育人合力,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本科生三导师制即在为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基础上,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一位学生配备党建导师、学业导师和行业导师;党建导师导向、导航;学业导师导学、导研;行业导师导能、导业,引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党建导师由热爱和熟悉党务工作的专业教师或党务工作者担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人和入党介绍人,向党组织推荐优秀的党员发展对象。学业导师由熟悉教学管理和专业发展动向、治学严谨、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教师担任,负责学生的“做人、做事、做学问”,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认知和了解专业培养方案,协助学生结合社会需要和本人特点制定个性发展规划,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进行学业、职业、考研等方面的指导,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行业导师由烟草行业的领导、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并对学生开展行业实践技能培训教育。
(四)推进教学改革
推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支持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研究,不断更新教材和课程内容,及时引入教改成果及学术成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积极开展任务驱动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采用MOOC、微课及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改革考试考核评价方式,强化学习过程的考核。考试考核是评价和改进教学、检验教学成果和水平的基本途径;改革目前考核内容和形式单一的现状,探索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采用传统试卷考核、综合测试、论文和调研报告写作与汇报测试、现场技能操作、实验测试等形式与日常表现结合起来的考核方式。在传统试卷考核对学生掌握该门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强化以能力为主的过程考核,鼓励教师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科学设计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手段,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检测考核。
(五)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培养方案中课程实验、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比重,教学任务安排过程中优先保证实践教学时间,提高计划内实践教学开出率,要求有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均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指导书、实践成绩考核办法,注重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强的实践项目的比重,加强真实或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采用“双向选择”的形式为每一名学生配备高水平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要求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烟草科研或生产经验、有在研项目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加强毕业论文选题管理,提倡毕业论文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教师申报的题目须来源于科研项目,申报题目数量须超过拟指导学生人数的20%以上;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需要自拟题目、自选导师,题目经指导教师审定同意后按程序申报;教师申报题目以系为单位组织专题论证,报学院审核后向学生公开选择。注重科研、生产对教学的支持与融合,安排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跟随学业导师进实验室、课题组,参加教师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参与各级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浓厚的考研氛围,调动学生考研积极性,为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高水平的科技创业确立良好的科研基础,支撑读研、创业层次人才的培养;在三、四年级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的实习实训,聘请实习基地的烟草行业专家、业务骨干对学生进行指导,掌握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了解熟悉行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烟草就业意识和岗位工作能力,强化学生对烟草产业的认同感,提高就业层次人才适用性。
三、保障措施
(一)行业支持保障人才培养平台及硬件条件
贵州大学与烟草行业的合作,始于烟草公司组建,主要从烟草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198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和贵州省烟草公司支持建设了“贵州农学院烟草教学科研开发中心”;2009年,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烟草专卖局、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投入700万元,与贵州大学合作建设了“贵州烟草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2011年,安顺市烟草公司投入200万元,建设了“贵州大学烟草育种科研试验基地”;201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支持建设资金1.7亿元,合作创建“贵州大学烟草学院”;2015年,贵州省科技厅支持建设了“贵州省烟草品质遗传改良与生物转化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016年遵义市烟草公司、毕节市烟草公司支持建设了烟草学院遵义和毕节科研实习基地。目前,学院有烟草本科专业、烟草学硕士点,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创新人才团队1个、校级研究中心1个、科研及实习基地3个,建有教学科研用房15000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价值3800余万元,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平台和先进的硬件条件为烟草专业学生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校企合作保障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校企人才互聘机制”,全面推行行业专家上讲台、学校教师到行业历练的岗位交替模式,打造一支“名师或专家引领、企业历练、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面向烟草行业,实施“名师专家选聘工程”,聘请烟草行业高级专家、高管、高工作为客座教授,组成紧密型兼职专家(名师)教师团队,并吸纳行业各领域带头人进入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和科研项目,面向学院专业教师队伍,实施“工教结合”的教师提升工程,每年安排三分之一的教师用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到企业科研部门或生产一线实践,教师通过到烟草行业进行合作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服务,系统掌握烟草行业所引用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方法等各种新的知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青年教师引进和培养,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推行新进人员助教、助研制度,学院选派优秀的教学骨干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专业理论、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专人培养,与烟草公司协商打通了青年教师申报烟草公司青年人才项目的通道,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要求新引进教师必需完成课程的全学时听课和一个烟草生产周期的科研实践工作,才能走上讲台承担教学任务。
(三)强化管理保障人才培养中心
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把教学工作列为学院党委和行政的中心工作,党委书记、院长是学院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副院长是教学工作直接责任人;坚持每学期召开2次教学工作会议,研讨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思路,明确年度教学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教学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教学工作在教师评优评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绩效发放考核中的比重;实施教授、副教授本科教学基本工作制度,要求每年必须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以上,且考核期内至少有一次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达到“良好”及以上。构建教学过程、授课质量、学习效果全程评价体系,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师生相互考勤等方式监控教学过程,保证各类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按培养方案设计完成,落实人才培养环节的质量标准;采用学生评教、专家评教、同行评教来综合评定教师的授课质量;采用由教学委员会根据课程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和考核内容的综合性给出课程考核难度系数,结合学生考核成绩进行学习效果评价;按教学过程20%、授课质量40%、学习效果40%的权重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强化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应用,实施教学质量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反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结果,讨论制定教学工作整改方案,安排整改工作;建立奖惩并举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每年开展一次优秀教师评选,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优先推荐为优秀,学评教不满意率超过30%或有不规范教学行为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良等级,并减少下一学期教学任务。
四、展望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调整,优化人才培养层次和资源配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远坤.做好烟草产业,助推全面小康[N].东方烟草报.2016-05-13(001).
2.吴军著,大学之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3.李佛琳,周桂夙.新形势下对烟草行业人才需求的认识及对策[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4):9-12.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for Tobacco Major
Under the Mode of College - Enterprise Cooperation
 
LIU Ren-xiang, PENG Jian-tao, AI Fu-qing, LI Xue-fei, XIE Qiong, LIU Yi-ling
College of Tobacco Science, Guizhou Key Laboratory for Tobacco Quality Research,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opportunity of co-constructing the college of tobacco science and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between Guizhou University and Tobacco Compan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mand of personal in the tobacco industry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for tobacco professionals in our college. Based on researches on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reform, building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we discussed how to construct a set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and assurance system that accor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obacco major. This system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 for talent level, knowledge and ability. Classification training should b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for developing personality of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bacco Major,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 作者简介: 刘仁祥,贵州大学烟草学院教授、副院长,贵州省烟草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省贵阳市/550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贵州省人才团队建设项目(项目编号黔科合人才团队[2015]4011号)”、“2017年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5663号)”资助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8-3-2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