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出版署审批 ★ 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

★ 国内刊号:CN 13-1399/G4 ★ 国际刊号:ISSN 1674-9324 ★邮发代号 :18-219

收录论文
浅谈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09:46 点击: 284 发布: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浅谈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
 潘荣锟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学校安全问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针对我国中小学发生火灾的常见原因,就建立健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消防安全培训课程模块建设和家校消防安全意识方面进行了探讨,可为完善我国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对策;教育教学论坛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SJGLX260)
【作者简介】裴蓓(1982-),女,河南汤阴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火灾防治教学与科研
 
Discussion on Fire Safet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Pei Bei, Pan Rongkun, Wang Jian
 
School of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aozuo, Henan 454000
 
Abstract: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the flowers of the motherland, and school safety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school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common causes of fir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ampus fire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construction of fire safety training course module and the awareness of fire safety in home and school,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erfecting the fire safet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ire safety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一、前言
安全教育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校园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如2000年3月27日,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万发乡中学一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烧毁学生宿舍12间,过火面积415平方米,造成4名学生死亡,11名学生被烧成重伤;2001年5月16日,广州市某寄宿学校发生火灾,导致8名学生死亡,25人受伤;2002年6月9日,云南省寻甸县某小学发生了一起较大火灾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2015年3月12日7时52分,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凌职业学院北校区三层312宿舍因使用电加热器具不慎引发火灾,造成1人死亡;2016年5月21日11时许,大连市一家位于二楼的补习班发生火灾,造成3名六年级学生死亡。
从以上火灾案例可以看出,校园火灾的主要原因是违章用火用电和违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但是我们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造成火灾的原因上,应将消防安全教育穿于中小学培养之中。我国《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将“老、弱、病、残”等四类人群定为重点保护人群[1]。中小学是低年龄人群聚集场所,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水平低。因此,探索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的有效模式,避免或减少伤害事件的发生,是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应密切关注的紧迫任务。
二、中小学火灾原因分析
1.中小学火灾发生比较多的一般是教室或实验室。现有的很多中小学设计之初没有考虑教室和实验室的防火分隔问题,灭火装置配置参差不齐。加之用房紧张,教室本身火灾荷载大,实验室危险品种类多,一旦着火,火灾能很快蔓延至其他房间,甚至发生爆炸事故。
2.校园火灾多发生在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地点。然而由于中小学生年纪小,遇到火情,逃生能力弱,没有自救的能力,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状况,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3.消防安全培训成效弱。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疏散重点在疏导。由于我国目前中小学班级人数多,仅仅依靠学生逃生能力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亟需提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初期火灾处置和组织安全疏散能力,并完善学校相关应急安全制度。
4.家庭、全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有待提高。《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2]。消防安全教育应该是全社会的统一行动,但实际中却往往是消防机构和学校在唱“独角戏”[3],因此,有必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家校结合安全教育模式。
 
二、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对策
1.建立健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以消防安全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不能走形式路线,应该提高认识,做到隐患有人查、有人改、有人审核,切实落实消防责任制;增强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减少甚至杜绝火灾隐患,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提供强有力保证。具体的做法如下:
(1)设立专人负责消防巡查工作,完善各项防火规章制度,监督整改火灾隐患。
(2)学校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制定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3)加强消防法律、法规宣教,可在学校门口、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防火知识宣传展板。
(4)组织消防小组每月例行安全检查,对消防隐患要立即整改;对到期的消防器材要及时更换,完善消防设施;保证消防车道、建筑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定期维护和保养消防设施;定期开展消防预案演练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火技能和逃生技能。
(5)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实验室、教室等重点部位加强排查火源、电源隐患。
2.消防安全培训课程模块建设
首先,教师是保证学生校园安全的第一保护者,教师消防安全教育素质直接影响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成效[4]。因此,急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消防安全培训课程与考核体制以及奖惩制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另一方面,对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对教师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在政策上给予经费支持,使广大教师能够经常地、持续地保持对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应涵盖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素质测评等多个培育模块[5-7],具体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模块如表1所示。结合视频、动画、黑板报、校园安全宣传栏、播放校园广播、网络课程、逃生技能训练、消防队参观等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提高广大师生参加消防安全培训的积极性,形成令广大师生广泛参与、相互宣传、自我教育的良好机制。
再有,目前我国设置消防专业的高等院校约20所,应鼓励科研院校专业人员积极筹备适合中小学使用的消防安全教学教材。
表1   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模块
 
教育模块 内容
教育教学 火灾基本理论知识;初期火灾灭火与逃生方法及相关装备介绍;消防应急预案与疏散演练方案;学校及社会消防安全活动方案
社会实践 企业、消防队、消防博物馆参观
素质测评 消防技能实训
3.“一体化”中小学家校消防安全教育
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不仅在学校,青少年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家庭与社会对安全教育的关注。单位、社区等要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宣传方式,积极利用现有的安全宣传阵地,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家长应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公益活动,例如近年来,中国教育协会、消防协会连续举办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网络大赛,丰富他们对各种灾难知识的了解,使他们更多地接触自我防范与保护能力方法。
总之,中小学消防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必须的,不容忽视的工作,积极调动一切资源,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培养师生的自救能力,加大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力度,筑起中小学校的消防安全防火墙,保证中小学生,能够平平安安上学来,高高兴兴回家去。
参考文献:
[1]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2014 (2018年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修正).
[3] 罗俐.深化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11:234-235.
[4] 王吉红.云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消防安全教育能力提升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7,10:67-70.
[5] 王荷兰,朱江,秦文岸,吴佩英,杨君涛.中小学消防安全教育研究[C].2018 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97-98.
[6] 王荷兰.小学消防安全教育[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7] 潘荣锟,裴蓓,王健.新工科视阈下消防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探析[J].高教论坛,2019,4:35-38.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教育教学论坛官网 龙源期刊网 《大众文艺》期刊 《学周刊》期刊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