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普网络建设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黄辰 朱晓红 李鹏 姚旭峰
上海健康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院 上海201318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创新、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举措。网络创业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的创业形式,具有创业门槛低、创业方式多样、创业成长快速及创业主体年轻化等特点。本文以上海健康医学院大学生创业课程为例,将传统的核医学课程引入网络创业系列实践操作课程,建立结合影像医学生专业背景的全新实用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核医学科普;网络建设;创业课程;
教育教学论坛
【作者简介】黄辰:1988年出生,女,汉族,浙江宁波人,上海健康医学院,讲师,医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opular Science Network in Nuclear Medicine
Huang Chen Zhu Xiaohong Li Peng Yao Xufeng
Shanghai 201318, School of Medical Imaging,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of Health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mai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graduates. Network start-up is a new type of entrepreneurship under the current internet ag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start-up threshold, diversified start-up mode, rapid start-up growth and young start-up. Tak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start-up course of Shanghai's health medical school as an example, the traditional nuclear medicine cours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network start-up series practice operation course, and a new practical course combining 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the image medical students is established to train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popular science of nuclear medicine Network building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1. 课程建设背景:
2014年中国就业促进会发布的《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社保研究项目报告》,其中提到:全国网络创业带动直接就业人数规模接近1000万,而在网络创业中,90%以上属于个人网店,并且网店店主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人员达67%以上,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60.4%
[1]。目前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并且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差别,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国政府部门、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创业,一方面积极出台相应的优惠举措和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网络创业中来;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缓解目前全社会就业压力
[2]。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作出要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要工作部署,从国家层面为大学生参与网络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但是目前大学生自身进行网络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较多。首先是对于网络创业的了解不足。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创业可能就是开淘宝店等,没有了解到创业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创业计划制定、运营维护等基本创业过程,这些了解的缺乏往往直接导致大学生的创业失败或者不敢尝试创业。其次是大学生的网络创业的专业知识的缺乏。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如果是非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特别是我们医学院的学生,几乎接触不到任何创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如何做市场调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寻找投资商,进行运营维护等等。
2. 课程体系构建
2.1 压缩和整合传统核医学课程
传统的核医学课程一般只对影像专业的医学生开设,并且课时较长、内容比较复杂,许多内容实际临床中运用较少,我们在科普网络平台建设中很多内容并不需要。因此在关于核医学的课程中我们结合临床实际运用情况对于原有的核医学课程进行压缩,删除了不常见的及陈旧的内容,以重要的核医学基础知识及核医学临床应用两部分进行讲述。其中核医学基础知识1.核物理基础2.核医学显像原理及显像药物3.核医学设备4.核医学防护共四个部分内容,核医学临床应用则包括1.骨骼系统2.泌尿系统3.内分泌系统4.肿瘤显像共四个系统的显像知识。前者选择了核医学所必须的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后者选用了核医学临床应用中最常使用的四个系统的显像知识。这样在原有基础上核医学课程内容差不多是原有的1/4-1/3。2.2加入网络创业知识相关课程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网络创业知识都非常缺乏,提起创业都不知道如何入手,因此在核医学科普网络建设创业课程中我们加入了网络创业基本知识相关的理论课程,包括1.创业计划的作用2.创业计划的内容3.创业计划的基本结构4.市场调查的内容及方法等。
2.3网络创业课程实践
网络创业课程开展的目的是为了传授学生网络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网络创业,因此在课程构建中加入了实践区块。学生通过分组撰写相应的创业计划书,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创业计划书,并且不同组别之间进行相互讨论,最终根据确定好的创业计划书,根据分组分别进行核医学科普公众网络平台建设,并进行网络运行测评,在测评数据基础上,从市场营销、竞争对手分析、产品完善、产品开发、财务管理、人力管理等方面进行测评,包括自我评价及各组之间的互评。并根据评论结果及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2.4教师团队的构建
因为本次网络创业课程是一门综合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团队的构建中,我们主要包括了医学专业的老师,经济学相关的老师以及计算机背景的老师三位来共同进行,均为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的青年教师,对相关前沿知识把握较好,符合创新创业课程的需要。
3. 课程实施及反思
3.1实施情况
本次课程为本校初次开设的选修课,面向全校大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主要包括临床、护理及影像专业的医学生,学生们医学相关基础知识较好,因为是选修课,大都对网络创业充满热情。因此在课程完成是大都完成了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并且初步建立了核医学相关的科普网站。本次课程采取分组教学,以5-8人为一组,几乎全部成员都参与了网络平台搭建的整个过程。
3.2课程的优势之处
本次课程作为融合了医学知识、网络创业基础知识及网络创业实践课程的全新实用性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上,突破了以往创业课程以讲座及理论知识为主的局限性,让学生在课程中,通过分组小班教学的方式,发挥了医学生的专业优势,并且真正参与了网络创业的全过程。使学生了解了网络创业的过程并不比其它创业形式简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网络创业看似入门简单,要想取得一方成就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必须要有长期创业的思想准备和顽强的创业意识,在这一课程的模拟实践中,让学生对此留下深刻的认识,改变既往的观念。
3.3课程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策略
本次课程实施中我们发现本课程的授课团队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依然是采用理论为主的方式,还是与实际的创业过程有一定的脱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整合有利于创业教育的社会资源,我们将通过通“双向”交流来提升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一方面通过聘请政府部门的主管、电商企业的企业家等进学校上讲台讲解分享创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创业成功成效,为学生带来了真实的创业案例,通过直接面对面企业家们,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诚信务实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有很强的刺激和鞭策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规划,激发创业热情和动力。并且就请企业家真实的参与到学生的课堂中来,参与到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修订和模拟创业中去,利用他们真实的创业经验来指导学生进行网络创业。另一方面推动高校教授、讲师进企业、进社区宣讲,通过这种“教师走出去”的模式,可以大大增强教师的实践体验,更有利于教师回校为学生上课,增强实践教学的实质效果。
4.总结
网络创业教育是完善大学生网络创业发展对策的关键,本次网络创业课程建设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创新。目前各大高校网络创业教育培训还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需要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上、校内校外师资力量融合上、创业教育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从而真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创新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促进会.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社保研究项目报告[R].北京.2014.
[2] 赵恒立。当代大学生综合创业素质探讨[J].才智.2011(3):207.???